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黄埔一期的6位开国将帅,5位统领大兵团,1位彭德怀的参谋长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发家之本,然而,让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黄埔军校也培养出了不少他的掘墓人,最后把他赶出了大陆。最为著名的是黄埔四期的林彪,还有黄埔一期的徐向前。

    那么,还有哪些开国将帅毕业于黄埔一期呢?一共有6位。这6位有些名气很大,妇孺皆知,有些名气小一些,鲜为人知。但是因为革命起点特别高,这6位到解放战争时期,都身居高位,成为解放军顶尖级高级将领。

    (黄埔军校时期的徐向前)

    先说成就最大的一位,那就是徐向前了,山西五台人。徐向前为人比较低调,在黄埔军校他的名气可能还不如陈赓,蒋介石亲自召见他,都没有看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然而,短短数年间,徐向前竟然成为鄂豫皖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统领数万红军,成为蒋介石的噩梦。好多如雷贯耳的猛将,如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李德生,秦基伟,包括陈赓,都是徐向前的部下。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是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他更高的职位是华北军区的副司令员。第18兵团是一支传奇劲旅,是华北战场的精锐兵团。建国后,徐向前成为新中国的首任总参谋长,十大元帅之一。

    (黄埔军校时期的陈赓)

    然后是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三杰之一,当年黄埔军校的明星学员,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的命。从南昌起义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陈赓一直都是主力战将,解放战争时期,他是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这是刘邓大军的一个主力兵团。建国后,陈赓成为十大将之一。

    第三位是周士第,海南琼海人,早年的革命资历非常傲人,他是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副队长、叶挺独立团的团长。南昌起义的时候,周士第已经是师长,当时的陈赓才是营长,林彪才是一名普通的连长。

    (黄埔军校时期的周士第)

    可惜的是南昌起义之后,周士第和组织脱离了联系,走了一些弯路,影响了后来的职位升迁。重新回归革命队伍后,周士第长期担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成为老同学徐向前的副手,后来接替徐向前担任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统领第18兵团进军大西南。周士第是开国上将。

    还有一位黄埔一期的上将名气很大,他就是陈明仁,国民党起义将领。陈明仁成名很早,在国民党时代就统领一个兵团,率部和平起义后成为第21兵团司令员,继续统领一个兵团。

    第五位是彭明治,湖南常宁人,和周士第一样,彭明治也是在南昌起义失利后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走了一些弯路。重新回归部队后,彭明治在红一军团任职,成为黄埔四期小师弟林彪的部下。

    (黄埔军校时期的阎揆要)

    到东北战场,彭明治继续成为林彪的部下。他也统领过一个兵团吗?是的,程子华离开第13兵团后,当时的彭明治是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兵团主要首长没有到任,由彭明治暂时主持兵团的工作。建国后,彭明治去波兰当过大使,因为身体不好,很早就离休了。

    第六位是阎揆要,陕西佳县人,杨虎城部将。徐向前、陈赓、周士第、陈明仁、彭明治都曾统领一个兵团,阎揆要没有,他在西北战场给彭德怀当参谋长,既是西北野战军的参谋长,又是第一野战军的参谋长,彭德怀的好助手。阎揆要是一个方面军的首长,应该还在兵团司令员之上。阎揆要和彭明治一样,都是开国中将。

    单字解释: 黄 埔 一 期 的 位 开 国 将 帅 位 统 领 大 兵 团 位 彭 德 怀 的 参 谋 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