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蒋介石的嫡系少将,在战斗最激烈时,投奔了解放军!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裴治镕,四川人,蒋介石的少将,用他自己的话说:“乃是‘戴过绿(陆大)帽子,穿过黄(黄埔军校)马褂’的蒋介石嫡系派。”

    这样一个嫡系少将,后来却投奔了解放军。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得从1946年说起。

    当时,陈毅统帅的新四军参谋长陈士榘上将,奉调参加北平军调部工作,担任军调部参谋长兼整军处处长。而裴治镕也在军调部,为国民党一方的代表,担任整军科科长。

    在国共谈判的激烈对抗中,两个人也交锋过。

    一次,军调部在协和医院举行会谈,休息时,陈士榘走进卫生间,不料裴治镕也跟着进来,并排蹲着。裴治镕对陈士榘说:“你们共产党为什么要尽杀人放火?全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你们闹什么革命?军队嘛,还是以国家、人民为重,你们不要受苏联唆使,交出军队算了。”

    他说完,盯着陈士榘,有些紧张,满以为对方会像在谈判桌上那样和他据理李驳,结果出乎所料,陈士榘笑着说:

    “这些都是你们的老生常谈了。”

    接着,他又问道:“你父亲是陈毅的老师吧?陈毅将军可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儒将,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都要害怕三分。你父亲作为一个深谙传学的师长,是否会支使他的学生杀人放火?我深信,你父亲绝不会教陈毅杀人放火,陈毅也从没杀人放火残害百姓,倒在大江南北为广大民众拥护。”

    陈士榘这么一说,裴治镕竟然半天没说一句话。陈士榘于是诚恳地说:“老裴啊,你怎么相信什么共产党人杀人放火的鬼话?眼见为实。我劝你有机会去解放区看看吧!”

    裴治镕像突然间换了一个人似的,悄声对陈士榘说;“你回去后代我向陈毅师哥问好。您请放心,我一定要去的。”

    原来,裴治镕是伺机搭话。

    事实上,在这次谈判中,他感到共产党并不像国民党宣传机器宣传的那样:“红眉毛,绿眼睛,杀人放火。”恰恰相反,他目睹国民党内尔虞我诈,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欺压百姓,在某些观点上已倾向中共了。随着国共谈判的深入,他越发感到真理在共产党一方。另一方面,陈毅与他父亲的关系也不是一般。陈毅早年在成都锦官驿私塾就读时,直接受教于裴治镕之父裴野堂先生。陈毅品学兼优,备受裴野堂钟爱。陈毅原名陈世俊,连“陈毅”这个名字也是裴老先生引经据典给起的,源于朱熹《四书集经》: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而陈士榘又是陈毅的参谋长,所以裴治镕找着陈士榘有了这么一番交谈。

    以后,两人之间又有过多次私谈。虽然交谈很短暂的,但却使得裴治镕对共产党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渐渐与中共走近了。

    5月5日,在重庆市白市驿机场,国共双方代表同乘一架美方C46型运输机飞往北平。由于共方人员较多,有的人不便公开身份,上飞机时为了避免美方的点名和检查,陈士榘事先向裴治镕打招呼说:“这是我的亲人。”

    裴治镕心领神会,让这些中共要员顺利登上飞机到达北平。

    由于美方调解不成功,国共内战爆发,军调部解散,陈士榘与裴治镕也各自回了自己的阵营。

    1949年年初,继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之后,天津战役亦近尾声。裴治镕已是国民党第86军参谋长,于解放天津的激烈战斗时刻,他毅然脱离国民党军,投奔了解放军。

    2月,他辗转在河南商丘见到了陈毅,经过一番亲切交谈和精心策划,裴治镕接受了一项特殊使命:利用原在国民党的旧关系,策动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投诚起义,又回到了南京,以后穿梭于国民党营垒做地下工作。

    陈士榘后来说:

    “我率三野第八兵团渡江作战解放南京时,威胁最大的是位于狮子山的南京江宁要塞,由于裴先章(裴治镕)事先做好了工作,狮子山炮台总台长黄端和炮台参谋长宗文占在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使我军得以一枪未放便提前两天突破长江天堑,顺利地解放了南京。裴先章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单字解释: 蒋 介 石 的 嫡 系 少 将 在 战 斗 最 激 烈 时 投 奔 了 解 放 军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