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为何全军跟着痛哭?真相原来是这样!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马谡,三国时蜀主刘备手下的著名将领,与其一起在刘备麾下做官的,还有自己的兄长马良。因为非常喜欢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特别看重马谡。不过,刘备却觉得,马谡特别喜欢高谈阔论,而且说话不踏实。临死前,刘备专门对诸葛亮说:“丞相,马谡此人言语浮夸,且远远超过其实际能力,切不可重用。丞相干万千万要留意!”

    建兴六年时,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亲自带领着大军,准备一统天下,于是他发动了一场战争。赵云奉命镇守在箕谷,带领着10万兵马,诸葛亮想出一计,让赵云突袭祁山。接着他任命马谡为主将,让他一定把街亭给守好。诸葛亮知道马谡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再三告诉他:街亭这个地方虽然小,但不能丢。

    当时诸葛亮派给马谡2万士兵,由于街亭是一条长达十几公里、宽约五、六公里的山谷地带,因此马谡觉得此处不宜当道扎寨。由于魏军来势汹汹,且兵力雄厚,据探子来报,对方足足有5万兵力,马谡没有把握与魏军正面较量,由于街亭地势易守难攻,马谡决定等待支援,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魏军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切断了他们的水资源,以至于街亭失守。

    诸葛亮是个法家,他深深明白法令严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军队的基石。所以,即便有再多的不舍,诸葛亮也必须杀马谡,这不是为了谢众,而是为了示众!,当马谡死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大家哭不是哭马谡可怜,而是哭自己这仗打的太窝囊,害的丞相连亲如子侄的马谡都要杀,我们对不起丞相啊!而从此以后,蜀汉军队无论顺风逆风,都再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

    再者马谡很有才能,诸葛亮下令斩杀马谡时,十万人为之哭泣,说明马谡很得人心,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于公于私诸葛亮都不想置他于死地,但是为了让他制订的律法严格的实行,他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斩杀马谡是万般无奈之举。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挥 泪 斩 马 谡 时 为 何 全 军 跟 着 痛 哭 ? 真 相 原 来 是 这 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