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沙俄为了出海口迁都到圣彼得堡,为何苏联又把都城迁回莫斯科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历史上,发祥于莫斯科公国的沙俄,在彼得大帝统治下,为了寻找出海口和占领更多的土地,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直到北方战争,击败北海强国瑞典,夺得了令人垂涎的波罗的海东岸和芬兰湾,才获得了出海口。

    如愿以偿的彼得大帝因此在芬兰海湾,建立起一个新城市圣彼得堡。并从俄罗斯的发祥地莫斯科,迁都于此,将它作为沙俄海上扩张的起点。

    从1712年开始,长达200多年的岁月里,圣彼得堡作为沙俄的首都,一直是俄罗斯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美丽的圣彼得堡)

    可是,十月革命后,推翻沙皇统治的苏俄,为什么又从改名为列宁格勒的圣彼得堡,把首都迁回莫斯科呢?

    一、传统势力的挑战。

    虽然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沙皇统治。但掌权后的布尔什维克人很快感受到,古都圣彼得堡传统势力的报复和渗透,让新生的红色政权倍感压力。

    首先,残存的资产阶级力量以各种参政名义,不断向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农兵苏维埃讨要权力,沙皇封建势力也加紧搞破坏,意图搞封建帝制复辟,将新生政权扼杀于摇篮之中。

    圣彼得堡根深蒂固的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也跳出来反对由布尔什维克组成的革命委员会,不承认它的合法性,他们利用俄国铁路总工会,组织罢工游行,要求成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者政府,明目张胆向布尔什维克发起挑战。

    有着沙皇统治200年历史的圣彼得堡,由于传统势力派别众多,基础深厚,想要实现全面稳定几乎难以做到。列宁考虑到,如果继续把俄国的政治中心放在这里,那么靠工农兵起家的俄国革命,可能就此夭折功亏一篑。

    为了消除沙皇复辟势力的影响,避让圣彼得堡本地势力的猖獗挑战,把苏俄首都从彼得大帝建立的圣彼得堡,迁往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莫斯科,便于消除封建沙俄印记,激发民众民族认同感。

    (列宁在演讲)

    二、欧洲列强的威胁。

    十月革命后,政权未稳的苏俄,和德奥举行停战谈判,要求在所有战线停止军事行动。分界线以现有分界线为准,停战时间六个月。

    但德国人抓住列宁无心恋战的心理,对分界线提出了异常苛刻的要求。并在1918年2月,发动二月攻势,逼迫苏维埃就范。最终,德国成功把俄国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纳为己有。这招致苏俄各方及党内高层的普遍反对,布哈林称这一条约,不仅给苏俄带来巨大损失,还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眼中对苏俄的侮辱。

    西部领土的大量损失,以及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使得圣彼得堡完全成为了一个边境城市,距离俄芬边境只有32公里,随时可能落入德国海陆军包围的危险境地。

    再加上当时的苏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列强们眼中的异类,面对英、法、美、德从摩尔曼斯克登陆,德国占据波罗的海沿岸塔林地区。群敌环伺之下,圣彼得堡毫无安全感可言,面对外来威胁,苏维埃政权迁都内陆,能更好地保存实力和发展壮大。

    (如今的莫斯科)

    三、工业建设的需要。

    当年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是为了利用来之不易的出海口,发展海上贸易,从海上对外扩张。而新生苏维埃的发展重心,却开始向工业建设转移。

    在这方面,身处内陆的莫斯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不仅集中了大量的老牌工业企业,外来资本兴建的新兴产业也多聚于此,有着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因此,把首都迁回莫斯科,更有利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路线实施。

    四、中心管理的优势。

    圣彼得堡位于俄国的最西部地区,这对于横跨欧亚大陆架的苏俄领土来说,其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莫斯科位居内陆,处于整个国家领土中心地带,即便于向四周领土进行统一管理,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

    所以,苏俄的迁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除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的军事压迫和列强威胁,也迫使苏联不得不进行政治中心的迁移。而圣彼得堡作为沙俄帝国时代扩张的立足点,随着帝国的扩张结束,也就失去了它的原有价值。

    事实证明,迁都选择非常正确,定都莫斯科后,苏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军事实力也重回巅峰,不仅二战中横扫德国,战后还一跃成为和美国抗衡的世界超级大国。

    (参考资料:《苏俄何时何故迁都莫斯科》等)

    单字解释: 沙 俄 为 了 出 海 口 迁 都 到 圣 彼 得 堡 为 何 苏 联 又 把 都 城 迁 回 莫 斯 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