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能在千年时间里领先于世界,全靠秦始皇做的这几件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每天,他早起晚睡,处理国家大事,从来也不懈怠。据说,每天看多少公文,他都给自己规定了数量,看不完就不休息。

    在刚统一中国的那几年里,秦始皇确实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等。

    战国时代,各国使用的文字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字,往往也要有许多种写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秦始皇下了一条“书同文”的法令,委派李斯等人整理和统一全国的文字。李斯有学句,又擅长书法,会写一手好字,对这项工作非常热心。他同胡毋敬等人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就以一种叫小篆的文字作为标准文字,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这样,不论是官府推行政治法令、还是民间传播文化、交流思想,就比以前方便多了。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也不一致,不仅形状不一样,而且还有的重,有的轻,有的大,有的小。就按形状来说吧,秦国的货币是圆钱,齐国的货币象小刀,赵国的货币像小铲,楚国的货币又像贝壳。黄金的计算单位也不相同,有的国家以斤作单位,重十六两;有的国家以镒为单位,重二十两。秦始皇规定,全国通用两种货币。一种以黄金作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二十两;另一种以铜钱作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铜钱呈圆形,中间还有一个小方孔。这样,也就完全克服了过去那种货币复杂、换算困难的混乱局面。

    同文字、货币一样,战国时代各国的度量衡也不是统一的,不仅大小、长短、轻重不同,而且进位制也不相同。在这个国家是一斤重的东西,到那个国家可能就是十四两;在这个国家是一尺长的东西,到那个国家也许只够八寸。就按量来说吧,秦国以升、斗、斛为单位,齐国以釜、钟为单位,魏国又以半斗、斗、钟为单位,如此等等,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一个新统一的国家里,度量衡如此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可就太麻烦了。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度量衡,以原先秦国的度量衡作为标准,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且还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从此,全国各地的尺寸、斤两、斗升等等,也就逐渐统一起来了。

    在公共交通事业方面,秦始皇也兴办了不少好事,下令拆除了战国时代遍布各地的堡垒和关塞,统一了“车轨”,兴修了“驰道”。原先,各国的车辆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宽有窄。于是,秦始皇规定,车轨(就是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六尺;驰道(就是交通大道)一律宽五十步。路旁,每隔三丈就种一棵青松。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东,直达燕齐地区;另一条由咸阳往南,直达吴楚地区。后来,又兴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五尺宽的道路),分别从咸阳通向北方、西南和岭南等广大边远地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之间的文化往来和经济联系,也就大大地便利和密切了。

    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秦始皇的又一项历史贡献。

    单字解释: 中 国 能 在 千 年 时 间 里 领 先 于 世 界 全 靠 秦 始 皇 做 的 这 几 件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