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黔东南的镇远古城,800多年历史,曾有一位为百姓舍弃一切的土司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果说旅行,就是要去看一个不同的世界。那么,黔东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几年前走过一次黔东南环线,至今记忆犹新。旅程从贵阳开始,一路从西江千户苗寨,到从江、榕江、黎平,再到镇远古城,邂逅一个又一个特色鲜明的苗寨和侗寨,真是一个美妙的旅程,今天说说镇远古城。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古城,依山傍水,古城建于南宋,兴于明清,翠绿的儛阳河蜿蜒盘旋,将古城一分为二。北岸为府城,南岸是卫城,高处俯瞰犹如太极图一般。

    1256年,蒙古军队进攻南宋,为抵御蒙古大军入侵,南宋皇帝赐当时地处前线的奖州为镇远之名,以此鼓舞士气。自宋理宗赐名以来,镇远古城已经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岁月。一座城的名字,往往能体现这座城的精神。由于地处湘西丘陵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带,镇远是由湖南进入贵州的水陆枢纽要冲,乘水路可达长江,走陆路能通云贵,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田景贤是南宋末年守卫镇远的土司,1271年,蒙古军队进攻临安,京城告急,朝廷征调各地军队拱卫京畿。若是此时率军驰援,镇远必定会被早已虎视眈眈的敌人乘虚而入。保家还是卫国,田景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田景贤和镇远州一起加封的,国难当头,他舍小家保大家,毅然率十万大军前往临安救援。

    各地勤王的军队,最终没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战败后,田景贤率部撤回镇远,谁知就在队伍进行到半路时,镇远失陷。没多久,南宋朝廷也随之覆灭。入主中原的元朝派出信使,要求田景贤立刻奉诏进京,否则镇远全城百姓将被屠戮。戎马一生的将军又怎会不知,一旦进京,必是身陷囹圄,性命堪忧。然而,为护百姓周全,他还是毅然掉头,带领几十名亲随远赴元大都,从此再也没能回到镇远。

    为了纪念这位曾经为镇远百姓放弃一切的勇士,人们在文德关建起一座巨大的雕像,数百年来,他的身躯始终守望着故土家园,也把男儿的血性与担当,沁入这方水土,世代相传。

    田景贤的抉择,换得了古城百年安稳,到了明洪武年间,朝廷实行卫所制,大批军士携带家眷来到镇远屯垦戍边。汇聚了天南海北的大量人口,借着水陆之便,古城很快发展起来。

    当时的儛阳河畔酒家店铺鳞次栉比,商船码头繁忙不息,仅在城内就有八大集市,百工百业兴旺非常。十二个省份的生意人在镇远设有商帮、会馆。一时间,镇远集军屯、民屯、商屯于一身,有着“滇黔之孔道,西南一大都会”的美誉。

    单字解释: 黔 东 南 的 镇 远 古 城 多 年 历 史 曾 有 一 位 为 百 姓 舍 弃 一 切 的 土 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