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甘宁身为孙吴柱石的名将有多厉害?智可比肩孔明,武可百步穿杨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令东汉王朝濒临崩溃的边缘。经过数十年的动乱,天下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在江东一带,孙吴集团原本属于最为势弱的政权,最终在三国当中却是存续时间最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孙吴的将领能力高强。

    孙权曾经说过:“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可以敌也”

    张辽此人曾经率领八百儿郎,击溃10万孙吴大军,是当之无愧的世之名将。而与之齐名的甘宁也是孙吴政权中有名的勇武将领。

    甘宁究竟到底有多厉害,能让孙权将其比作张辽?此人在历史中又是以什么方式落幕的?

    一、江东有虎将

    甘宁此人年少时就以勇猛无敌著称,然而他并没有把心思用在正道上,反而利用自身武力,在地方上为非作歹。他召集了一大帮人马,组成了一支“渠师”,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河匪”。专门抢劫路过船只,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甘宁此人生活奢靡贪图享乐,因此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锦帆贼”。

    甘宁在巴郡当中臭名昭著,他带着手下经常四处晃荡,打打秋风。当地官员不仅都拿他没有办法,如果不与他结交,甘宁便要放纵手下去劫掠官员的钱财,甚至谋害性命。

    在甘宁青年时期,天下开始大乱,汉室将倾。他胸怀大志,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便放下屠刀,开始静下心来熟读经书,钻研百家学问,充实自身。

    在成年之后,甘宁转而出仕,从小小吏员开始,慢慢升迁到蜀郡郡丞的位置,主管一郡兵马。

    甘宁上任之初,蜀郡还归刘焉的辖,不久之后,刘焉病亡,其子刘璋继承了统治权。

    甘宁在荆州别驾刘阖的怂恿下,决定起兵反叛刘璋,但以失败告终。时值蜀地发生动乱,甘宁也不能继续留在此地担任郡丞,只能跟随刘阖投奔刘表。

    投奔刘表之后,甘宁渐渐就发现不对劲了,刘表此人虚有其表,华而不实,刘表昏庸无能没有野心,根本就没有任何前途。甘宁如果继续跟着刘表,别说取得多大功绩,就连存活都是问题。

    正在这时,甘宁听说在江东一带,有个叫孙权的人正在招揽贤才,聘请名士,并且已经有不少当世名才前往投靠。甘宁这才下定决心,脱离刘表,前往江东。

    在前往江东的路上,兵马作乱,无法通行,甘宁只好暂且投靠江夏太守黄祖。

    在这里,甘宁虽然依然没有得到重用,但黄祖此人还算可靠,他便在此安定下来。

    不久之后,孙权领兵攻打江夏,黄祖自然不敌,狼狈逃窜。甘宁在这一危机时刻,主动要求进行断后。

    在这一战中,甘宁展现出了无比勇猛一面,单枪匹马便射杀了孙权坐下大将凌操,大挫了东吴的锐气,令孙军不敢上前,黄祖这才逃过一劫。甘宁本想自此之后应该可以得到重任,但是黄祖此人却还是视若无睹。

    黄祖一直因为甘宁劫江贼的出身而轻视甘宁。黄祖部下的大将苏飞多次向黄祖举荐甘宁,黄祖直言“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这令甘宁十分郁闷,再次萌生了投靠孙吴的念头。不久之后,甘宁找到机会,主动请求外调,到了江夏东北一带担任地方长官。

    在这期间,甘宁想办法召回了之前年少时期的一些部将,聚拢起一支队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投靠孙权。

    但投奔孙权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事情,毕竟甘宁在黄祖部下时,站在东吴的对立面,折损东吴一员大将。但是东吴对人才的包容度显然足够强大。甘宁投奔东吴之时,吕蒙本身对于甘宁的才能非常认可,并没有因为甘宁劫江贼的出身,就拒绝向孙权引荐甘宁的,反而将甘宁的身世转述给孙权。

    孙权了解甘宁的事迹后,不仅没有因为甘宁劫江贼的身份轻视甘宁,还对射死凌操一事既往不咎。因为甘宁得到了周瑜和吕蒙的举荐,孙权自然十分器重。甘宁此人也十分给力,很快就成长为可以领兵一方的大将。

    甘宁一生南征北战,擒黄祖,取夷陵,拒关羽,破朱光,几年之内,是当之无愧的东吴名将,连蜀国名将关羽和魏国名将张辽都畏其三分。那么,甘宁到底是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被称为名将呢?

    二、文武两双全

    甘宁最为突出的的一大特点就是智勇双全。在投入孙权阵营之后,甘宁每每出战便为前部先锋。如遇矢石攻击,亦冒矢石而上,拨开箭林英勇无敌。

    攻破黄祖一战中,甘宁威武霸气。黄祖军队中艨艟万箭齐发,甘宁拨开箭林,飞身跳上艨艟,将敌军一员大将直接砍死。甘宁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东吴的士气,使黄祖最终抵挡不住。

    对于黄祖,甘宁恩怨分明,并没有手软。先将黄祖一箭射下马背,又将黄祖的头砍掉。

    三江口与曹军对战,甘宁也是一箭将曹将射死。江中鏖兵之时,甘宁让蔡中将士兵引到曹操营寨的内部,一刀将蔡中砍死。随后又将马延一刀砍死。

    皖城一战时,城上来势凶猛的箭林石雨,给东吴攻城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甘宁挺身而出,手里拿着铁链,拨开箭雨,冒着矢石而上,用铁链将朱光打倒,这才使得东吴能够顺势拿下皖城。

    濡须口一战,凌统请命率三千人马前去挫曹军的锐气,甘宁却说只要一百精兵就足够攻破敌人。凌统首先出战,与张辽战了五十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于是孙权启用甘宁这一方案。

    甘宁率一百精兵,头盔上插着白鹅翎为信号,直接奔曹操中军杀去。甘宁人马在曹营左冲右突,纵横驰骋。甘宁的这一冲突,使曹操军队大乱,甚至开始自相残杀。他从曹营南门杀出的时候,没有人敢阻挡。

    甘宁之所以敢如此勇猛,也是因为他有过人之处。江夏之战时甘宁就首先展露了自己的卓越箭法。正是他一箭射死凌操,黄祖这才得以保住夏口。之所以说甘宁箭法超群,是因为凌操亦不是等闲之辈。

    孙策之时,凌操就曾经率土人助孙策退敌,孙策见凌操“威仪出众”,允凌操携子投入孙策麾下。黄祖亦抵挡不住东吴军队的迅猛之势,而甘宁只用一箭便射死东吴一员“威仪”大将。从中可以看出,甘宁的箭术已经十分高超。

    甘宁不仅勇猛,还十分善于谋断。在没有投靠孙权之前,天下大势就已经了然于胸。

    在刘表账下之时,甘宁就已经算到曹操日后定当行篡窃之事,争南荆之地,而刘表孱弱,这对曹操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南荆的地理位置优越,夺之,则霸业可定。此论与孔明出山时为刘备隆中对不谋而合。

    孔明对刘备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国险而民附,皆不可图。而荆州“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可以夺之,如此便成鼎足之势,图中原即为水到渠成之事。

    在那等乱世中,孔明劝刘备取荆州,甘宁也劝孙权取荆州。孔明劝刘备取巴蜀,甘宁亦劝孙权取巴蜀。后世便有人将甘宁比肩孔明,孔明此人堪称《三国演义》中“智绝”之人,可见甘宁之见识亦非一般武将可比。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大才,自然可以称为是三国名将。

    但是甘宁此人却在中年时期便去世了,令孙权痛心不已。

    关于甘宁之死,至今仍有不少疑问。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人说他是被人一箭射死的,甚至还有人说他死于孙权之手。在《三国演义》中,甘宁此人是在战场之上,被蜀国阵营的蛮王沙摩柯一箭射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惜死蛮王手

    公元219年,孙权派军袭击荆州,擒杀了关羽。在关羽死后,刘备为报二弟之仇,挥兵攻打孙吴。在得知刘备出兵之后,孙权一边派人与刘备求和,一边向曹魏称臣,并任命陆逊带兵应战,这便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夷陵之战。

    这一战蜀汉阵营大败,刘备更是因此大受打击,病死于白帝城。孙吴阵营也并非毫无损失,甘宁便是在此战死。

    在夷陵之战刚开始时,蜀汉一方的威势要远比孙吴更为强盛,并且当时孙吴一方缺乏领兵之才,局面十分不利。这时,孙权能想到的大将只有甘宁,但是甘宁此时重病未愈,根本没有能力领兵作战。但是为了守卫国土,甘宁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由于甘宁重病体虚,已经病入膏肓,曾经勇猛无比的虎将变成了一头病虎,自然只能任人宰割。在与刘备大军交战过程中,一时不备,让蛮王沙摩柯射中了额头。

    甘宁死后,他的家人自然得到了孙吴政权的善待。虽然他的长子因为触犯法条的原因被流放,最终病死在流放之地。但是他的次子甘述却是在孙吴政权中担任文官要职。甘宁的孙子也在后来担任了太子太傅一职,身份无比尊贵。

    甘宁此人勇猛无比的一生,令人无比敬佩。在陈寿的《三国志》一书中,甘宁更是享受单独立传的待遇。甘宁死后,在他曾经守卫过的土地上,百姓也对其感恩戴德,为甘宁建立祠庙,世代祭祀。

    不单如此,因为甘宁生前的勇猛事迹,在两宋时期,甘宁更是六次获得皇帝封赐,最终更是被敕封为“王”,就连所在的祠庙也被百姓称为“吴王庙”。

    甘宁此人的厉害毋庸置疑,虽然他不如关羽、张飞等蜀汉阵营中的将领出名,但是他无愧于“虎将”之名,是当之无愧的孙吴柱石。

    文/乐宇

    参考资料:《甘宁形象论》,迟羽西杨敬民

    单字解释: 甘 宁 身 为 孙 吴 柱 石 的 名 将 有 多 厉 害 ? 智 可 比 肩 孔 明 武 可 百 步 穿 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