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慈禧想废掉光绪,李鸿章赶紧对权臣说了一句话,成功救了皇帝一命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但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前提在于,皇帝将朝中大权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亦或者是没有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权。相反地,倘若皇权旁落,亦或者是皇帝没有亲政的机会的话,不仅他的皇位保不保,连性命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在清朝时期,光绪皇帝必然算得上是比较可怜的一个皇帝了。光绪本是醇贤亲王的次子,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皇帝驾崩后,被过继给咸丰帝,从而继承了皇位。幼年时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两宫听政。

    后来,当慈安太后去世之后,朝廷大事便掌控在了慈禧一人的手中。慈禧太后感受到了权势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之后,便不想放手了,因此当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亲政之时,他不过也就是掌控了名义上的朝中大事,但是军政大权仍旧掌控在了慈禧的手中。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利益和决策产生了冲突的时候,光绪皇帝甚至毫无反抗的能力,并最终被对方所幽禁。

    光绪一生之中,最为经典的事情便是支持维新变法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光绪皇帝的行为却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反对派的强烈反对,并最终因为失败而为慈禧所怨恨。此时的慈禧,觉得自己倘若再不出手,光绪便会做出更多忤逆自己的事情,于是便决定对光绪下手了,甚至想要废了光绪皇帝。

    李鸿章知道,废了光绪皇帝,对慈禧而言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对于朝廷而言,确实是不利的,因此不赞同慈禧的做法。

    在李鸿章看来,发生这种宫廷政变的危险性很高,不仅那些表面上支持光绪帝的外国列强不同意,就是朝中的很多老臣,也不会同意。

    当然,李鸿章能够在朝廷屹立不倒多年,自然是懂得官场的操作的,他没有直接劝告慈禧,为自己惹来麻烦,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法。

    李鸿章知道慈禧对洋人的重视,以及对荣禄的宠信。于是,李鸿章没有直接去找慈禧,而是跑去对荣禄说,法国大使前日来访,表示“外国视一国君主无端废立,决难承认”。荣禄听说之后,马上将这个说法告诉了慈禧太后。慈禧听到这个说法之后,马上吓了一跳,毕竟这些西方列强的实力摆在那里,于是马上改变了废黜光绪的决定。就这样,李鸿章不仅保住了光绪的皇位,同时也间接地救了光绪皇帝一命。

    由此不难看出,光绪的一生实在是可怜之至,在无奈之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又在慈禧的高压下工作,最终还要和对方斗智斗勇,甚至差点为对方所废。这样的人生,实在是令人叹息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李鸿章传》

    单字解释: 慈 禧 想 废 掉 光 绪 李 鸿 章 赶 紧 对 权 臣 说 了 一 句 话 成 功 救 了 皇 帝 一 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