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蜀汉黄皓祸乱朝纲?其实另有帮凶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现在我们在谈论三国蜀汉的亡国原因时,都觉得蜀汉后期黄皓乱权,后主昏聩是最主要的因素。诚然,这的确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几千年来不少的读者都忽略了一个助长刘禅昏庸、黄皓弄权而导致蜀汉后期朝政日益腐败的关键人物,他就是陈祗。

    陈祗何许人也?他是蜀汉重臣许靖兄长的外孙,因失去双亲从小在许靖家长大。许靖是三国末期名气非常大的人物,以善于品评人物著称,每个月都要对当时的知名人物进行评论排序。

    俨然是当时的人物宣传“主流媒体”的权威。许靖也是凭借个人的才干和品格在汉灵帝时期担任了尚书郎,管理官员的任用选拔。后董卓乱政,群雄并起,天下大乱,许靖也逃离洛阳,四处辗转流徙。直到刘璋派人邀请他,许靖才进入益州,任蜀郡太守。

    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迁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后,任许靖为太傅,位居文臣的首位。

    刘备称帝后,任许靖为司徒,在文臣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虽然许靖不掌握实权,但是因为个人几十年盛名,加之选拔任用后辈人才,因此非常受人的尊敬,连诸葛亮也很尊重他。

    因此凭借许靖在蜀汉朝廷的威望,陈祗自然起步就够高。在二十岁左右年纪就逐步升迁为选拔官员的尚书郎,加之此人仪表堂堂,多才多艺,攻于心计,当时执掌朝政的蜀汉大将军费祎很是欣赏他。后来在尚书令董允去世后,费祎破格提拔他为侍中,代替董允处理宫廷内的大小事务,陈祗开始逐渐掌握大权。

    然而,陈祗掌权后逐渐原形毕露,既没有许靖那样忠贞爱国,宽厚仁爱的品格,也没有前任董允那种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风骨。

    而是毫无顾忌开始勾结宦官黄皓,一味地去迎合后主刘禅的享乐奢靡的生活作风,后主刘禅再也没有时常对其匡正劝谏的臣子,慢慢地开始走上享乐主义道路,不再理会朝政治理国家,黄皓得到陈祗的支持后也开始掌权干预朝政。而陈祗与黄皓则是互为表里勾结弄权,对姜维、费祎等人则是玩弄手段,继续两边敷衍,想办法骗取费祎的信任。

    陈祗此时直接是把阳奉阴违发挥到了极致,玩弄权术的手段简直是炉火纯青,精明如大将军费祎等人一直被他蒙在鼓里,公元251年他又迁任尚书令,加镇军将军,继续加官进爵,开始逐渐掌握兵权,权力进步一增大。

    在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身亡后,姜维经常领兵北伐曹魏,没有时间参与朝政,此时朝中的大小权力基本全部由陈祗和黄皓所掌控。没有了顾忌之后的陈祗和黄皓则是更加肆无忌惮引诱刘禅进一步腐化享乐,可笑的是后主刘禅在二人的无底线的迎合下,天天过的那叫一个神仙日子,越来越深陷奢靡享乐生活之中,竟然对以前动不动就劝谏自己要廉明自律的董允,越来越觉得很不以为然,久而久之竟开始痛恨起董允之前的言行。

    陈祗在蜀汉后期当权的十多年间里,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祸乱朝纲,导致后主越来越昏庸,蜀汉政治越来越腐败。由此可见,陈祗看起来精明能干,善言巧辩,实则是一个祸国乱权的奸佞小人。

    可叹的是,这样一个小人在去世后竟然被后主追封为“忠侯”,如此宠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陈祗死后,黄皓晋升为中常侍,全面操控朝政,更无制衡之人,蜀汉政治更加黑暗腐败,国民民不聊生,不久被曹魏攻灭。观之蜀汉的灭亡,国小民弱是根本因素,但是后期主要的掌权人物陈祗不但不加以匡正日益衰败的政权,反而和黄皓互为表里相互勾结引诱后主刘禅走向昏庸,玩弄权术专擅朝政,加速了小国国势的衰落,其罪不可赦。

    单字解释: 三 国 蜀 汉 黄 皓 祸 乱 朝 纲 ? 其 实 另 有 帮 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