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许世友却为何调来一批坦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南京长江大桥跟开国上将许世友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了。

    其实,南京长江大桥项目早就开始上马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中途搁浅。1968年,许世友担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同时他还是南京军区司令员,才重新启动南京长江大桥。

    所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凝聚着许世友的心血。为了赶工期,许世友几乎天天上工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机械给机械,可以说他完全是以打仗的精神在建桥。

    1968年底,南京长江大桥终于建成通车,在通车典礼上,许世友亲自为仪式剪裁。不巧,天公不作美,那天正好下起了雨,警卫给许世友撑起了雨伞,许世友却把雨伞拨开。

    警卫让他披上雨衣,许世友却把雨衣扔在一边。要知道,许世友当时已经年过六旬了。现在的有些领导雨天出去考察,还让人撑着伞呢。老革命家的风范真是值得后人学习。

    桥建成了,这是喜事,是大好事。可是,许世友考虑的是,桥坚固吗?这座桥可不是儿戏啊。为了检验桥的坚固程度,许世友调来了60辆重型汽车,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南京长江大桥通过了60辆重型汽车的检验,那它就够用了。是这样吗?当然不够。许世友是个军人,又是大军区司令员,他不能只考虑桥的民用,还要考虑能军用,能应对有可能爆发的战争。

    所以呀,许世友同时还调来了80辆轻型坦克。让南京长江大桥经受坦克车的检验。这天,许世友亲自来到大桥上,亲眼看到坦克队通过大桥,履带在大桥上留下一道道白印。

    而大桥稳如泰山。

    许世友高兴地说道,行。我们看到,许世友和夫人田普有一张很经典的合影,他们都开心地笑了。这张合影就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留下的。田普老奶奶在2017年去世,享年93岁。

    单字解释: 南 京 长 江 大 桥 建 成 后 许 世 友 却 为 何 调 来 一 批 坦 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