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假如关羽攻下了樊城,蜀汉能实现伐魏吞吴的目标,继而一统天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古代与现在不一样,现在经济最发达的是东南沿海地区,而古代则不是,古代人经济发达的是在北方。因此,不过地区的经济实力有着天壤之别。

    不要看魏蜀吴,好像面积差不多,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实力差距极大。简而言之,当时曹操实力是最强的,而孙权、刘备则实力较弱,甚至可以说曹魏只要和平发展,最终的结局多半是统一天下,因为它当时发展潜力最大。为什么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曹魏的君臣都是被动防守?原因就是北方实力强,之所以诸葛亮能够进攻,一方面是蜀汉未经历太多战乱,而北方因为战争元气大伤。只要曹魏经营好北方,到时候自然能够同一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多半是北方统一南方,而南方割据政权北伐很少成功。因为南北经济实力相差过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代,经济中心才开始转移,南方才慢慢发展起来。

    三国之前的东汉,天下一共有十三州,曹魏一家占了多少?一共是九州,而东吴占据了三个州,蜀汉占领了一个州。因此有一种说法曹魏天下三分而有其二,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他们之间实力的差距有多大。

    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其实情况还是非常不乐观的。尽管刘备获得了汉中之地,战略形势不错,但是进攻压力在蜀汉这里。因为三国和平发展,曹魏的优势越来越大。形势更为严峻的是东吴和蜀汉的关系其实一直是非常微妙的。孙刘合作的主导者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谋划过于孙吴结盟,然后吞并荆州,益州。

    可问题在于诸葛亮这样想,但是孙吴却有自己的小心思。对于蜀汉君臣而言,曹操才是最大的敌人,而对于孙吴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取利益。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谁就是敌人。前期结盟的根本原因在于曹操南下,想要一统天下,孙权才和刘备结盟,共同抗曹。

    赤壁之战以后,对于东吴而言,曹操的威胁基本解除。与此同时,刘备可谓是咸鱼翻身,势力开始迅速壮大。这个时候,孙权和刘备的矛盾开始不断出现。说到底还是孙权想要趁机从刘备那里获取利益。

    建安十五年,孙权命令周瑜借道灭蜀,而刘备据关加以阻止。

    建安十九年,刘备入蜀,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遭到拒绝。孙权物理占据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迫于曹操的压力,只能接受。

    其实从上面这些事情就能够发现一点,孙权和刘备迟早要开战。

    弄明白这一点,其实就很好理解即使关羽拿下了樊城,蜀汉的处境照样会非常艰难。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曹操的势力大,并且发展潜力大。因此,孙权和刘备必须联手,趁着曹操元气未恢复,才有机会消灭掉曹操。如果孙权和刘备真的能够密切配合,曹操其实处境非常艰难,因为曹操将面临两线作战的问题。无论是刘备在汉中,还是关羽在荆州,蜀汉对曹操是进攻的态势。特别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几乎想要迁都。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孙权这个时候搞偷袭,背刺了关羽。其实这件事获利最大的就是曹操,因为孙权和刘备只要开战,最后的赢家肯定是曹操。

    哪怕关羽神勇拿下了樊城,依然于事无补。因为这个时候孙权肯定会调转枪头对付刘备。吴蜀同盟只要瓦解,曹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单字解释: 假 如 关 羽 攻 下 了 樊 城 蜀 汉 能 实 现 伐 魏 吞 吴 的 目 标 继 而 一 统 天 下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