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始皇生平简介

    2024.02.26 | lishimi | 次围观

    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前210年。他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君王。秦王政从小就和母亲流落在赵国做人质,历尽苦难、耻辱。公元前247年,父亲秦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被接回秦国继承了王位。小秦王当时年幼无知,国家大权落入丞相吕不韦之手。好在秦王自幼聪颖过人,饱读诗书,谙熟为君之道。他对那位自称叔父的丞相,早就不满。但一是自己羽翼未丰,难以对抗,二是碍着母后的面子,一时不便下手。就这样吕不韦与太后宠臣嫪毒相互勾结,越发咄咄逼人了。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满22岁,到了单独执政的年龄了。吕不韦和缪毒发现秦王并不那么好对付,就想先下手为强。秦王加冕时,缪毒突然发动兵变,没想到秦王早有准备,缪毒被擒。刑于车裂,吕不韦见大势已去,深知自己难逃干系,就长叹一声;死在自己儿子手里,也算幸运了。说完就服毒自杀了。原来秦王政是吕不韦和太后的儿子。当年工于算计的商人吕不韦,把怀孕的爱妾赵姬嫁给秦庄襄王,借此谋求高官厚禄和王位。后来他果然受到秦庄襄王信任,官至丞相,富可敌国。后人称这为"奇货可居"。

    扫平障碍后,秦王政在李斯和尉缭的协助下,对其他六国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将六国各个击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此时秦王政还不到40岁,正是气吞环宇,雄踞海内的时候。这天,秦王身着华贵、庄重的帝王礼服,板着魁梧的身躯,端坐在殿堂上。他脸上显出刚毅自信的神情,时不时透出一股生杀予夺的霸气。群臣无不慑服,山呼万岁!秦王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朝贺,继而问群臣,今后自己该用什么帝号。他明白中国历来有“名正言顺”的政治传统,称霸天下,非先正名不可。群臣已为此事绞尽脑汁商议了一天,他们推举能言善辩的李斯上奏秦王。李斯恭敬地说:古有三皇,乃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以人皇为尊,臣等今后就称您为人皇吧!秦王连连摇头:人皇虽贵,但毕竟是历史陈迹,太小家子气。寡人开创的伟业,岂是人皇可比的。这样吧,既然寡人的功勋胜似三皇五帝,寡人就各取其中一字,叫皇帝如何?众臣一听,无不佩服秦王的气魄和才智,齐叫皇帝万岁万万岁!秦王听到自己的名号如此响亮、厚重,龙颜大悦。寡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众卿今后就称寡人为始皇帝吧。寡人儿孙将来继位时,依次顺延为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群臣再次欢呼,从此历史上就有了个无人不知的秦始皇。

    国君名分确定之后,当务之急就是确立国体官制。以承相王绾为首的多数大臣,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历代都是分封制嘛,即君王将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去,由他们全权负责封地的军务、政务。只有李斯的主张不同凡响。他深知始皇为人,决不愿循规蹈矩,况且如今好不容易才天下归一,岂能再次四分五裂呢!他提出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即国内遍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所有官员对皇帝要绝对负责。这才能避免以往皇权旁落,尾大不掉的弊病。始皇频频点头,觉得郡县制极合自己胃口,就采纳推行了。

    从此,这种高度统一、专制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在这之后的短短几年中,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局面,秦始皇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和车辆轮距等。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他以极大的气魄,修建了震惊古今中外的万里长城,还收缴了天下的兵器,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对这些改革的措施,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无论秦始皇的动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然而秦始皇当时一点也不体恤民情,只顾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战乱之后,他不考虑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反而收重税,抓劳工不止,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像修长城,建骊山墓,盖阿房宫,哪一项工程不是建造在累累白骨之上!再加上秦朝统治惯用严刑酷法,无数百姓遭受杀伤之苦。天下人咒骂秦始皇,痛恨暴秦,六国贵族也蠢蠢欲动,秦朝危机四伏。秦始皇早感到这些危机了,可他不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反而变得更加偏激残暴。“焚书坑儒”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惨案。秦始皇推行新政时,总有些保守分子要引经据典地说三道四。这本无碍大局,始皇倒也不放在心上。

    可到了政权不稳,危机重重时,始皇就开始神经过敏,小题大做了。公元前213年,始皇帝在咸阳大宴宾客。文武百官无不争先举杯为皇上歌功颂德。有一大臣叫周春,他喝得半醉,举杯赞颂始皇改制,推行郡县制的气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始皇此时特别爱听这些恭维话,连声夸周春是忠臣。这时偏有一个迂腐的书生叫淳于越,他一向反对改制,听了周春的话更加有气。他仗着酒力,对始皇帝说:皇上统一天下后,违反古制,灾祸已经临头了,周春当面奉承陛下,实际上是唆使陛下犯错误,这种人哪算得上忠臣。秦始皇听后心中大怒,只是不便在欢宴上发作。他强忍怒火,让群臣讨论是非。善于察言观色的李斯早就看出皇上的心意,并且他自己也反感那些抱残守缺的儒生,何况立郡县,废分封本是他的主意,于是便想趁机打击三番五次反对新制的淳于越。李斯说:自古以来,治理天下的方法都是因时因事而宜的。现在总有些愚儒死抱旧法不放,这无异于刻舟求剑。我看不能由着这些人如此颂古非今,造谣惑众了。依臣所见,他们扰乱人心的依据,是历代那些鼓吹异端的典籍。陛下要斩草除根,就请将从古至今的书籍,除秦史和有关生产的书之外,统统烧毁,胆敢私藏者,格杀勿论,看今后谁还敢无事生非!于是当即颁布“焚书令”。

    这之后的几天里,咸阳城内的焚书大火,直干云霄。结果,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春秋诸子百家的大量著作,全部毁于一炬。幸亏孔子的后代,冒死将一批书籍藏入孔府墙中,总算保存下了一部分。秦始皇焚书的本意是统一思想,推行愚民统治,结果适得其反,只落下个暴君的恶名。焚书之后,两名方士暗自心惊。他们负责为秦始皇找常生不老药,这本来是无稽之谈,两人不过是利用始皇怕死求生的心理骗吃骗喝罢了。现在他们看到秦始皇开始对读书人下手了,就担心有一天会事败身亡。于是趁始皇未察,潜逃出宫。秦始皇得知受骗后,暴跳如雷。但他毫不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迁怒于读书人。他恨读书人聚在一起,先是借古讽今,诽谤时政,后又耗资巨款,终不得仙药。愤怒之下,他下令在咸阳抓了460名儒生,严刑逼问那两个骗子的下落。可怜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被打得皮开肉绽,尚不知犯了什么法。

    秦始皇见实在问不出什么,为了杀一儆百,下令将这些儒生统统拖出去活埋了。“焚书坑儒”后,秦始皇的残暴使天下人心尽失。公元前221年,东郡落下一颗陨石,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下令追查,没有任何结果,便将陨石周围的百姓尽数杀死,用火焚毁了这块巨石。事过之后,他确 实有些心虚,就再次出游,到处刻碑立石,表彰自己的功绩,妄想以此抵消百姓的反感。

    公元前210年,他最后一次出游,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时病倒了。秦始皇忌讳谈死,大臣们也不敢同他谈应该做的一些身后之事。走到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之大平台)时,病危。这时他才想起给长子扶苏写信让他回来主持丧事,国事。但信还没发出,秦始皇就死了。他死后,果然应了那句“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预言,天下大乱。一个虎虎有生气的秦朝,只延续了十五年就灭亡了。秦始皇的一生功过众说纷纭,现在看来,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作用。但这一切,又都是从他个人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所以在他统治下,许多劳民伤财的事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最终各类矛盾激化,大帝国毁于一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4943文章数 0评论数
    作者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