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饶毅先生让我想起了一位历史人物——明朝的海瑞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先说一下,把饶毅先生直接和比作清官海瑞,其实是有些不妥的,但是我确实是第一反应就想到了海瑞。

    之所以想到海瑞,是周末的时候,有一位在搞学术的长辈(经管领域的、非生物医学),找我闲聊饶毅先生举报的事情,想问问我的看法。不过我们俩毕竟不是做工科也不是搞生物医学的,只是经管领域有一些小研究,所以自然也不会探讨饶毅先生举报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后面的内容也不会探讨这些。)

    所以我们俩就闲聊一件事情——饶毅先生举报以后,他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单纯从仕途和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海瑞会是历史上一个很好的借鉴。

    清官海瑞,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在其任上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老百姓称其为“海青天”。关于海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大量涉及到明朝的影视作品里都会出现海瑞。

    但是海瑞的仕途如何?其实梁启超被称为“明代唯一一位政治家”,也是当时明朝宰相、实际上决定官员升迁的张居正,已经对海瑞的仕途做了很明确的评语。

    这也是张居正用人观点的核心总结,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所谓循史,就是多做事、少说话、比较灵活的官员;所谓清流,就是凡是以道德教化为标准,但不会变通的官员。显然,从后世留下的印象来看,海瑞不是循吏,而是清流。

    一方面,明朝需要一些清流官员。除了政治上争取民心的考虑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贪官污吏形成一定的制约,就像时刻悬在贪官头上的一把利剑一样。同时,海瑞作为打击明朝当时掌握权力的士绅阶层,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只要有海瑞在,就会对贪官污吏形成压力。特别是敢“告”的海瑞,让贪官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另一方面,清流始终不能真正登上很高的位置。因为清流做事总是以道德层面为第一标准的,而不是以实际效果作为第一标准的,这意味着很多时候会产生理念上的不合。更重要的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非常高的道德标准要求每一个人,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都不合格。除了诸葛亮这种在道德上真的调不出毛病的人,哪怕是同一时期的张居正也不是

    而且,如果海瑞真正把明朝这些尚书级别的大官都“搞臭”了,那海瑞对于明朝来说,就不再是争取民心,反而是失掉民心了。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像张居正这类的政治家需要海瑞这样敢于说话、敢于打击贪官的清流官员,但另一方面,只是用、不会重用,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

    那么对照海瑞的历史经验来看饶毅先生举报之后,其实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首先,学术圈范围内这几年的确需要清一清风气,所以饶毅先生举报正当其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查一查一部分人、一部分学术研究成果,不只是学术界,甚至是普通老百姓都会拍手称好,表示支持。有饶毅先生这样敢于举报的人,是国内学术界的一件幸事。

    其次,虽然饶毅先生敢于举报,但是这也意味着饶毅先生在国内的前途(比如能不能当上院士),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且不说学术圈也讲熟人熟脸,前面海瑞的例子就足够说明问题了。在我们这个全世界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真把自己国家学术界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搞”下去,恐怕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最后,做好研究是学者的主业。饶毅先生现在广为公众所知,一是当年没选上院士,二是因为举报。都不是因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这对于今后饶毅先生事业上再进一步,似乎没有什么好处。

    总之,我个人对饶毅先生举报学术不端的行为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对于饶毅先生举报所作出前途上的牺牲也觉得有些惋惜。

    单字解释: 饶 毅 先 生 让 我 想 起 了 一 位 历 史 人 物 — — 明 朝 的 海 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