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河南省建设厅长的杂牌军弟兄们——第二十路军张钫军事集团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笔者曾写过由刘镇华刘茂恩兄弟指挥的河南绿林武装镇嵩军的兴亡史,那么中原大战后呢,镇嵩军主力被蒋军收编为第十一路军,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愿再为刘氏兄弟效力,这部分人被蒋军收编为第二十路军,并交给前陕西义军头目、河南省建设厅长张钫指挥,笔者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个第二十路军张钫军事集团的兴亡史。

    民国初期的张钫

    张钫,字伯英,1886年出生于河南新安一户破落官宦人家,在家里五兄弟中排行第一,因为为人聪明伶俐,所以人称“才子”。辛亥革命前夕,张钫从清军保定速成军校毕业,并被分配到驻陕西新军任排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张钫与营长张凤翔立即组织义军响应起义,并消灭了清军在陕西的势力,张钫也就任陕西义军东路军大都督,时人将他与张凤翔、张云山并称为辛亥革命陕西义军“三张”。

    北洋政府成立后,张钫被明升暗降为北京将军府的将军,等于是被剥夺了军权,由于不满北洋军阀的统治,1918年张钫又跑回陕西,与于右任一起组织陕西靖国军响应孙中山在南方的革命活动。1921年陕西靖国军失败后,张钫也只能跑回河南老家,并靠之前积累的军政界人脉,拉了几个大股东创办了观音堂煤矿,靠挖煤卖煤赚了不少钱,算是实现了经济自由。

    1927年夏,冯玉祥指挥的西北国民军攻入河南境内,他久闻陕西靖国军副司令张钫的大名,又需要观音堂煤矿的资金支持,便把张钫请出山,请他担任河南省建设厅长。此时的张钫才41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显然对之前陕西靖国军的失败耿耿于怀,一直幻想着能重新出山掌握一支军队,便试图拉拢冯玉祥手下的第六路军总指挥万选才,结果引起冯玉祥不满,被冯玉祥打发去了山东济南。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是个有名的势利眼,对于张钫这种无兵无权之人根本不屑一顾。正好蒋军将领陈调元、贺耀祖等人正在济南做客,张钫通过给他们送礼请吃饭,终于得到了和蒋介石见面的机会。在蒋介石面前,张钫施展其三寸不烂之舌,吹嘘自己可以从冯玉祥那里拉一批人出来投蒋,这也正与蒋介石企图分化瓦解冯玉祥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蒋介石便给了张钫一个第二十路军总指挥的空头衔,不过也不指望着他能干出啥名堂。

    刘镇华、万选才

    张钫得到蒋介石的“授权”后,立即飞回河南漯河开始他的活动,活动对象依然是冯玉祥的第六路军。第六路军总指挥万选才原本是刘镇华手下的一个军长,1929年12月唐生智反蒋时,偷袭了第十一路军的总部,把刘氏兄弟的后方端了个底朝天,万选才趁机率部投奔了冯玉祥,并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万选才在河南大肆扩充实力,其手下很快由三个旅发展到八个旅,值得一提的是,其新招募的官兵很多都参加过当年张钫组织的陕西义军。

    中原大战前,万选才的部队被整编为两个师又三个独立旅,师长分别为万品一和宋天才,旅长分别为李万如、范龙章和赵冠英。在中原大战中,万品一的第35师在商丘战役中溃散,万选才本人被刘茂恩设计扣押,后又被蒋介石直接枪毙。之后第六路军残部两万余人被冯玉祥调到临颍,为了拉拢他们冯玉祥还特地给他们每人官升一级。但这帮家伙也不是傻子,都看得出冯玉祥快不行了,也都在考虑着如何投蒋。

    于是就在这当口,张钫拿着第二十路军的委任状来了,并通过以前陕西义军老部下的关系,联系上了宋天才和李万如,双方一拍即合,宋天才和李万如表示愿意加盟第二十路军。张钫又派飞机给正在外地收编土匪的范龙章和赵冠英投去委任状,于是这两个家伙也都纷纷赶来入伙。同时还被张钫拉拢的还有孙殿英手下一个旅长王殿阁、樊钟秀手下一个师长李万林,以及宜阳四县民团司令王凌云,这三个人都被张钫封为师长。

    就这样,张钫这个空头司令在短时间内,依靠画大饼和找朋友叙旧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就拉拢了八个师(旅)的杂牌武装。蒋介石没想到张钫这个落魄厅长能量这么大,居然能拉到这么多人,于是马上反悔了,说编制有限只能给两个师的编制,张钫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缩编部队,其中王凌云的四县民团武装与宋天才的第32军被合编为第75师,下辖韩文英、史克勤、王凌云三个旅,李万如的第68师、范龙章的第70师和李万林的第76师被合编为第76师,李万如、李万林和范龙章分别屈居旅长。

    宋天才、范龙章

    因为编制不够,王殿阁的暂编第17师被裁撤,官兵大部遣散,王殿阁倒也不哭不闹,张钫于是给了他一个第76师副师长的闲职当当。第69师师长赵冠英却不满部队被缩编,带着他的人马跑到大别山红军根据地内的黄安县城割据自立,一度发展到两旅四团万余人,结果最后在1931年11月的黄安战役中被红四方面军歼灭,赵冠英本人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毙命。

    第二十路军编组完成后,按照约定每个月可以从蒋军那里领取30万元的津贴,军总部、第75师和第76师各领取三分之一,其中由于张钫兼任第76师师长,所以每个月实际能经他手上的就有20万元,但奇怪的是第76师官兵的工资却经常拖欠,到抗战爆发后都没结清,原来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张钫口袋,被他用来请领导吃饭或是拿来购买古玩字画。这一点上第75师师长宋天才就比较聪明,他知道张钫不靠谱,因此每个月的津贴直接是从南京那里领的。

    1931年春,由于河南匪患严重,第二十路军被调到登封、禹县、临汝等地清剿土匪,由于张钫在民国初年就清剿过白朗起义军,所以他在这方面似乎“颇有经验”,下令凡是生活在匪区的15-50岁男子,不管他是不是匪都得杀掉,并烧毁匪区内全部建筑、房屋。这样一搞,当地的土匪主力纷纷流窜往外地,使当地得到了一丝宁静,虽说张钫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但好歹明面上肃清了匪患,于是到年底他又被调去豫南进攻红军。

    张钫之所以卖力地缩编军队又残杀土匪,倒不是因为他工作认真,而是想爬上河南省主席的宝座,结果到最后蒋介石把这个位置留给了爱将刘峙,只封张钫一个河南省民政厅长的职务,可把张钫给气坏了。此后他便处处与刘峙作对,刘峙要吃掉杂牌军,张钫偏偏要把杂牌军收编,结果大家都弄得很不愉快。正好这会儿豫南红军越发发展壮大,张钫便主动请缨前去参战,好趁机独霸一方,刘峙知道红军不好对付,也就乐得去看张钫的笑话。

    河南省主席刘峙

    第二十路军的驻地是河南潢川,附近几个县驻扎的也都是杂牌军,为了在当地站稳脚跟,张钫把地方官员都换成和土匪有联系的顾莹、易本应、张定一等土豪劣绅,同时在当地发行由他控制的宏济银号钞票,把潢川一带俨然打造成一个独立王国。不过由于第二十路军人多地少,在布置防区的时候侵占了原属鄂豫皖苏区的仁和集和双柳树地区,所以待1932年5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打完苏家埠战役后,即掉过头来对付第二十路军。

    张钫手下旅团长们认为红军战斗力强,都主张收缩阵地坚守潢川,但土豪劣绅们为了收秋收的租,都劝张钫暂时别退。张钫一时犹豫,结果前线部队很快就被红军包围,狡猾的宋天才一看形势不好便马上溜之大吉,结果还是红军赶上一顿胖揍,师参谋长李亚光被俘,一个团被全歼,第76师则更惨,一个旅又一个团被全歼,第227旅旅长李万林和第456团团长王烈臣双双被俘,红军见作战目的达到便不再继续追击。

    1932年8月,蒋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张钫因为之前吃过亏所以推进缓慢,因此也没和红军大部队交过战,只是烧掉了红军的两个仓库,收容了一门之前被红军缴了去的第58师的75毫米口径榴弹炮。待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后,第二十路军也搬到许昌进行整补,由于行动仓促,宏济银号钞票只兑换了两天就宣布作废,等于是狠狠收割了潢川本地百姓一笔。

    张钫搬到许昌后,还幻想着可以当省主席,于是又从全军津贴里拿出一部分去请客吃饭(虽然都白请了),偏偏这会儿又遇上观音堂煤矿矿难,200多名矿工被淹死,张钫被迫又拿出一大笔钱去处理善后事宜。这就导致第二十路军津贴异常紧张,官兵们连续四个月没有发工资,为了想办法搞吃饭钱,各旅长被迫各显神通,有的与驻地交管部门合作搞物流业,有的与驻地警察部门合作专门勒索生意人,倒也勉强渡过了这段困难时光。

    观音堂煤矿至今还在营业

    1933年7月,为了达到河南全省政令统一,第二十路军被调往豫西山区去干其老本行——清剿土匪,当地匪患虽然严重,但毕竟不能和正规军相抗衡,很快就被第二十路军打得七零八落,几个匪首都被枪毙。剿匪的同时,第二十路军也不忘做生意,从张钫到下面的各旅团长、处长,纷纷想办法从陕西杨虎城那里走私大烟去开封(因为刘峙禁止在河南省内种植大烟),在短短20天里就运了30万两,大家都赚了个荷包满满。

    为了调解刘峙与张钫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1934年春,蒋介石决定调第二十路军到江西去对付红一方面军,第76师的部队都陆续开拔了,宋天才的第75师却还待在商城原地不动,原来他嫌张钫对自己人小气,想再回到刘镇华那里。幸好宋天才部将史克勤劝说道:“张钫这个人除了喜欢花钱喜欢吹牛逼外,没啥大毛病,对自己人都是实诚的。相反刘氏兄弟为人阴险毒辣,不值得共事。”宋天才觉得史克勤说的没毛病,最终还是同意去江西了。

    此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已经转移,江西只留下少数游击队,所以第二十路军倒也没打啥大仗,唯一的一次战果是1935年在闽北邵武伏击了红军闽北独立师,杀害了闽北苏区传奇性的游击战专家黄立贵,战后福建省主席蒋鼎文特批奖励第二十路军五千大洋。然而比起和红军打仗,第二十路军官兵最怕的恐怕是当地阴暗潮湿的环境和肆虐的蚊虫叮咬,很多官兵因此染上痢疾、疟疾,每个旅都有五六百人因此病死,第76师参谋长马宪章也在其中。

    与第二十路军作战中牺牲的红军师长黄立贵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第76师被调往上海参战,第75师却仍被蒋鼎文压在福建没动——这实际上预示着蒋介石开始着手分化瓦解第二十路军。张钫虽然名义上升了官当上了第12军团长,但手下却指挥不了一兵一卒,第76师228旅被其他军团借去作战,第227旅则被借调到后方修筑国防工事。9月,淞沪会战才打了一半不到,蒋介石就宣布将张钫再次“高升”为有名无实的第一战区抗日预备军司令,至此张钫终于和这两个师说再见了。

    为了给双方都留个台阶下,蒋介石托人给张钫传话说,河南民间枪支很多,张钫在当地名气又大,他希望让张钫再去招募当地健儿参加抗日,免得被奸人利用,如果事成,可以给他十个师的编制。可怜的张钫没吸取之前收编第二十路军的教训,又兴冲冲地跑去河南招募人手,光是各种司令就委任了100多个,结果自然遭到第一战区司令程潜的抗议,何应钦也批示道:“张先生真是胡闹!”张钫的抗日预备军司令的宝座就这样又丢了。

    1938年2月,张钫调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算是彻底靠边站,他之前靠民间志愿者七拼八凑起来的五个团,除各抽出一个团拨给第75、76师外,另三个团组成一个独立旅补入第十三军。全面抗战中,张钫侨居陕西,一面继续经营他的煤矿产业,一面给在陕西避难的河南老乡提供接济。解放战争中,他曾策动蒋军第20兵团在四川起义,因此虽然在红军时期与我军有些过节,我方还是原谅了他,让他在解放后从事文史资料工作。1966年,张钫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

    最后再提一下离开张钫后的第75、76师的结局。其中宋天才的第75师在武汉会战后被调入蒋军嫡系第100军,师长为原第223旅旅长韩文英。1943年,第75师转福建地方守备,最终于抗战前夕被裁撤,官兵全部编入青年军第209师。宋天才因为在解放战争中继续与我军对抗,所以于1951年被枪毙,终年71岁,而他的两个部下韩文英、史克勤甚至都还比他早走,一个于1943年在抗战前线因病去世,一个于1947年退役后在家中病逝。

    第76师师长王凌云

    第76师则在脱离张钫后由王凌云接任师长,在抗战中先后隶属第79、92、2军。全面抗战胜利后,第76师被缩编为整76旅,其中第227团于1949年12月在贵州起义,被改编为解放军贵阳警备司令部警卫团,师部及第228团则在1950年3月被解放军歼灭于西康会理地区。而该师师长王凌云的最后结局也堪称离奇,1950年王凌云战败被俘后,接受了11年的改造并于1961年被释放,结果又于1968年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

    单字解释: 河 南 省 建 设 厅 长 的 杂 牌 军 弟 兄 们 — — 第 二 十 路 军 张 钫 军 事 集 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