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两次帮毛泽东求学接受良好教育,他们的交往见证师恩永在心间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毛.泽东坐在老师徐特立的旁边,左起刘少奇、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

    毛泽东在延安时曾经深情的回忆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我开始很想到长沙去,听说那里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

    这段回忆记录在斯诺所著《西行漫记》里,成为毛泽东不忘恩师的真实写照。

    青年毛泽东

    那么,这个热心帮助青年毛泽东的高等教员是谁呢?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人惕、人价二位同志:一九六二年七月十四日来信收到,惊悉有晋先师因病逝世,不胜哀悼。谨此致唁。毛泽东一九六二年七月十九日。另奉薄仪一份,聊助营奠之资,又及。”

    毛泽东信中所提到的“有晋先师”,就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故教授张人价先生的父亲张有晋,张人惕是张人价的哥哥。

    毛泽东信中所称的麓村先生就是张有晋

    东山学堂是湘乡县当地富绅兴办的著名学府,这里招生的绝大多数都是富家子弟,东山学堂有个规定不收外县学生。毛泽东是湘潭县人,当时他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邻县湘乡的东山学堂。

    张有晋在东山学堂是除了校长之外最有权威的老师,他在教职工会上立主打破不收外县生的陈规,说服校长,破格录取了毛泽东。1911年春,张有晋又推荐毛泽东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毛泽东来到他向往已久的省城长沙。从此,他走上了追求真理的人生之路。

    建国后,长沙教育界知名人士聚会纪念思想家王夫之,成立船山学社,建纪念馆,组织者请张有晋写信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收到张有晋的信后,欣然命笔题字“船山学社”,并在回信中谦虚的问他的老师:“未知可用否?”

    1952年,张有晋先生已届晚年,他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想到北京玩玩。很快,他就收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寄来的200元旅费,告诉他毛主席邀请他进京一聚。

    这年夏天,毛泽东专门安排秘书田家英先接待好张友晋老师。很快就请张有晋、徐特立等老先生一起来到他家里做客。毛泽东与张有晋老师一起回忆了师生相处的日子,他激动地说:“东山和一师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我的知识和学问是在一师打好的基础,我很感谢诸位老师。”

    饭后,毛泽东请他的老师们一起坐船畅游中南海。

    1960年,国务院文史研究员合影,前排左起第五人为张有晋。

    不久,张有晋老师接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从此他在北京定居了下来。毛泽东不止一次请张有晋、徐特立等老师来叙谈师生之情与国家大事。

    1962年7月,张有晋先生病故,享年85岁。毛主席得知后,立即派秘书送去唁函和奠仪300元,以表哀悼。

    毛泽东,一个尊师重教的人民领袖,一个有着伟人胸怀、重情重义的毛泽东!

    单字解释: 他 两 次 帮 毛 泽 东 求 学 接 受 良 好 教 育 他 们 的 交 往 见 证 师 恩 永 在 心 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