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将他三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发现他意在天下

    2024.02.15 | lishimi | 次围观

    前言
    李渊的前四个儿子,都是一母同胞,由太穆皇后一人所生。这个时期李渊年富力强,又得隋朝两任皇帝重用。可他的反心,早就藏在了儿子的名字之中。

    李渊造反绝非偶然
    李渊出身显赫,他家是北周的世家贵族,他的母亲是皇后的姐姐。他的爷爷官至太尉,被追封为唐国公,家中世代承袭这个爵位。

    传到了李渊,他顺利成为第三代唐国公。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李渊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柱国大将军,等到了李渊,他不当将军直接当皇上去了。

    唐朝之所以叫做“唐”就是从这上面来的。李渊造反时找的借口就是捍卫自己的封地太原,声称太原是属于唐国公的世袭土地。

    在隋文帝期间,李渊颇得杨坚的信任,让他当过陕西和安徽的刺史,等到了隋炀帝杨广,又让他当河南和山西的太守。

    而且杨广和杨坚都让他管过皇宫的禁卫。李渊本就出身武将世家,天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几个职位简直让他把中原腹地的情况给摸透了。

    渐渐的,他的野心就藏不住了。一开始隋炀帝对他还是十分信任,自己出征高句丽,粮草全由李渊负责。

    李渊一边利用自己的地方军事长官的职位,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一边在隋炀帝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李渊还从叛军手里救过隋炀帝的性命。

    如果隋是个安定的朝代,隋炀帝是个知人善任的明君,或许李渊并不会造反,而是延续家族多年的荣光。

    可是隋朝本身就是乱世,李渊天天镇压各种反隋的队伍。隋炀帝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反和起义,变得十分多疑,经常杀死大臣。

    可他对待李渊还是比较信任。就连李渊起兵造反时,隋炀帝都赦免他的罪过。可见隋炀帝认为他们还是有一些君臣之情的。

    李渊趁乱起兵,一路集结军队攻占京城,并迫使杨侑让位于自己,开创了唐朝的历史新篇章。

    李渊的孩子的确继承了李家擅长作战的天赋。不仅是三个儿子,就连他的女儿,都在陕西组织了一支七万人的“娘子军”。可见李氏一门的强悍!

    能有这样野心勃勃,胆大包天的孩子,说明李渊早就在图谋天下了。从他给孩子起的名字就可见他的野心。

    建成:建功立业
    李建成本是李渊封的太子,他的母亲是皇后,在建立唐朝时也没少征战出力。按理来说,他这个太子当的并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的弟弟李世民太能干,而父亲在处理政治斗争的问题上,太过优柔寡断。

    早在宣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和李世民就斗得死去活来,人尽皆知了。而在这个人人都敢造反的年代,李渊却试图让两个儿子互相牵制,维持平衡。

    逐渐地,李世民和李建成已经斗到了明面上。即使李建成承认了自己有造反的心,当他看见儿子跪在地上对自己认错,李渊还是原谅了他。

    可是李渊不舍得杀的,李世民替他杀。直接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杀了个干干净净,斩草除根。李世民杀完以后也是李建成一样的套路,跪在地上哭泣认错。

    李渊被李世民弄成太上皇之后,李世民对他十分的孝顺尊敬。很多人认为这是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声誉做戏,我却认为李世民对李渊确有一些父子之情。

    李渊这个人一直有很大的人格魅力,从隋文帝杨坚,到隋炀帝杨广,再到他的孩子们,每一个人对他十分喜爱,不舍得伤他分毫。

    以李世民的狠辣,有各种手段让他“病逝”,可李世民不仅对他予取予求,自己有个什么好事,阅兵什么的都迫不及待赶紧给老爹看看。

    李渊不愿意跟他共用同一个避暑山庄,就马上给李渊重新建一个。李渊也活了足足70岁,生了四十多个孩子。

    从他开始当皇帝,就以每年2到4个的数量生孩子,一直生到62岁。可见他不仅人格魅力大,身体也好得很。李世民对父亲就有多爱,大哥有多恨。

    李世民给李建成的追封是“息”,给他的谥号是“隐”,可见他心中是多么想把自己的大哥从历史中抹去。

    如果李建成是软弱无能或者荒淫残暴之人,那李世民肯定要尽力渲染他的罪过。可李世民一再想要删改史书,隐去李建成的功绩,反而可见他的优秀。

    世民:让全世界成为我的臣民
    评价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标准包括治国水平、安民手段、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等方面。在这四个方面,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其中之一。

    他上马能征战,下马治天下。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军队把所有的少数民族打了个遍,征服了数百万的草原部落联盟,占领了大量的土地。

    李世民“天可汗”的名头,是他把高句丽,吐蕃,突厥挨个打服换来的。所谓的天可汗,就是所有少数民族共同的爹。

    不说他继位后的表现来看,他年轻时的确优秀的扎眼。他只有27岁时就被授予了一个名为“天策上将”的称号。

    这是一个军事职位,府中可以有长史,司马和参事。这样的一个人,不光李渊常把他带在身边,连诸多大臣都觉得他是当皇上的料。

    从这个角度看,李世民能成事,就是因为他看够了父亲和大哥的优柔寡断,十分明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的道理。

    李世民能攻灭突厥,征服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凭借的,不正是他的狠辣果断。虽然皇室斗争激烈,可他对待百姓一向是文治。

    唐朝期间极少极少判处百姓死刑,主张休养生息,恢复人口。每次李世民打赢了蛮夷,比起战马金银,他更关心汉人俘虏。

    他不要钱财,反而要求放回俘虏。敌人感恩他的慷慨和宽恕,老百姓感恩的救民之心。因此李世民的万国来朝,不仅有武力征服,也有他德行积累的民心。

    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元吉
    李元吉年纪小,跟在李渊身边的时间少。缺少管教,天生又不是特别聪明,导致他的人生结局却是极其悲惨的。

    至于他不受父母宠爱的原因,一是因为他的年纪小不懂事,二是传说他长得没有哥哥们好看,从小就不太得父母喜欢。史书上多次记录他残暴。

    从第四子李元吉往后,李渊儿子的名字就是元方,元礼之类的,不怎么用心起了。李元吉作为皇后的儿子,这待遇可跟他的三个哥哥差远了。

    他三个哥哥的名字分别是,建成,世民,玄霸,这么一看李渊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了。建功立业,臣服万民,称霸天下。而李渊和白手起家的朱元璋不一样,他有厚厚的家底和资本。

    李家的孩子主打一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和李世民,并不是被父亲宠爱才称王称帝。而是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中打出了一片天。

    李渊造反时叫走了女婿,平阳公主为了自保,只能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就这样靠自己创出了一片天。

    李渊的五儿子李智云,和平阳公主一样,哥哥们都被父亲叫走造反,剩他一个人在老家,结果被隋朝人杀死了。如果不是平阳公主强悍,她只能落得李智云一样下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