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魅力陕西行|穿越千年,领略长武先祖的风雅生活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人间四月芳菲尽,昭仁古寺花始开。在这个醉人的春日,长武县博物馆《我们的文物会说话》第三期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长武的建县史,长武与古丝绸之路的关系,介绍一批馆藏的汉代青铜器精品,通过文物了解我们的先祖在秦汉时代的审美标准、文化创造、生产技术、社会发展,让文物述说这片土地上质朴的烟火人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公元前220年,秦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北上屯边,在长武筑城始建鹑觚县(隶属北地郡),县治中心设在浅水原(即后来隋唐时期的高墌城),从此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了他2240年的建县史。

    秦朝疆域图

    浅水原大战雕塑

    根据文献记载和发现的大量秦汉建筑遗址考证,浅水原鹑觚县城应在今李家胡同以西、地掌村以南、陶林村以东及代岭村一带。如今的浅水原大战雕塑所在位置,便是高墌城的南门。

    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时期,长武先后隶属北地郡、安定郡、上郡。张骞出始西域以后,凿通了丝绸之路,连接起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和文化交流桥梁,长武由此成为汉唐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成为联接关内与边地的咽喉要冲。

    甘肃武威汉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上记载有:长安至河西驿里程为:出长安循泾河西北方向,以渭城(咸阳窑店镇)、平陵(咸阳双照镇西)、谷口(礼泉北屯镇)、好畤(乾县)、漆县(彬县)、东阴槃(长武)、安定(泾川北)、泾阳(平凉西北)、朝那(固原东南)、抵高平(固原)、萧关(固原北)……证明了长武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由之地。同时,这里还出土了一封信札,是年代最久远的粟特文,经专家破译,这封信札中多次提到鹑觚、东阴槃。证明了古代中亚历史上最活跃、最神秘的民族之一——粟特人经常途经长武往返于中原与西域之间。

    长武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长武县亭口镇老龙山上发现了秦汉时期关中通往西北干线上的重要通讯设施--“候望邮驿故城”遗址,相传这座邮驿为汉朝大将军卫青所建。同时,还在老龙山上发现了古丝绸之路车辙遗址。

    亭口老龙山全貌

    亭口丝绸之路车辙遗址

    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从出土的大量文物研究发现,这个时期,长武的农业以及青铜器制造、冶铁、陶瓷生产、酿酒等手工业技术逐渐成熟。在丝绸之路的影响和带动下,形成了近悦远来、尚德包容的民风,使这片土地上驼铃接踵、商贾云集,响彻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声音,因此长武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

    中国的青铜器发展到汉代,已经非常完善,并且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西汉初期的青铜器,以素面为主,它的鼎设计传承于秦朝时期,不同的是一般三足全部矮了一截,壶设计大小两种形状,大型壶的腹下部略呈收缩之状,小型壶的腹部显得瘦长。另外,钫表现地更为流行,做工极为讲究。

    到了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青铜器发展到整个汉朝最发达的时期,青铜用器表现形式众多是鼎、壶、铜镜等,形式各样,青铜器成为了最常见的生活用器。东汉中晚期,青铜器在原本的体重上追求突破,于是比以前更加轻薄,而且还采用了错金银技术,如青铜器装饰中出现了细线阴刻云纹。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最初的铜鼎是用来烹煮食物的,后来慢慢的用于祭祀或者是宴享。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而且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铜鼎

    汉代遗物。1981年彭公乡魏玉平上交。高12.4厘米,口径13.8厘米。带盖,盖上饰三只兽头,子口,鼓腹,腹部有一匝阴弦纹,环底。双耳,三蹄足。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环纹双耳鼎

    汉代遗物。1975年彭公乡丰头村平整土地时出土。通高35.5厘米,口径3厘米,腹深28厘米,耳高11.2厘米,耳宽10厘米。呈球形,兽形足,圆环状双耳,盖与腹有子母扣套合,盖上有三环钮,钮上有小圆铆,腹部有一道凸弦纹。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铜蝙蝠纹带钩

    汉代遗物。1973年出土于枣园乡牛王村。长7.4厘米,宽4.5厘米,重75克。琵琶形,面镶绿松石,翡翠。主体为蝙蝠纹饰图案装饰周边。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错金带钩

    汉代遗物。1973年出土于枣园乡枣园村。长22.6厘米,重125克。半圆体,钩翘起,镶金和绿松石。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鐎斗是一种古代温器,一般认为多用于温羹。

    铜龙首鐎斗

    汉代遗物。1975年从农产公司废品中拣选。高16厘米,口径20.6厘米,腹深8.5厘米,底径15厘米,重1.25公斤。腹直,侈口,撇唇,平底,马蹄三足,龙首柄。柄首龙张口含珠,上下唇翘开,睛瞳分明,独角平铸,直立耳,精巧有神。腹外有两组六道凹槽纹,底外部有烟炱痕迹。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魁为古代食勺,用以舀羹。

    铜龙首魁

    汉代遗物。1976年出土于巨家乡赤峪村。器高5.5厘米,口径16.2厘米。外侈尖缘,曲壁平底,援上有一龙首柄,腹部饰数匝弦纹。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兽首勺

    汉代遗物。1979年出土于彭公乡曹胡村。全长15厘米,首长10厘米,宽6.8厘米,首呈椭圆形,环底,斜出长柄,柄首为兽形。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是我国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最初采用青铜材质,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

    熏香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汉时,凿通西域,香料之路繁荣,外来香料大盛,从上层到平民,无不喜香、用香,随着用香之风的盛行,熏炉十分流行,形制多样,制作精良。

    铜傅山炉(香炉)

    汉代遗物。1974年出土于丁家乡张代河村。高11厘米,底盘径10厘米,重225克。有镂空峰盖,圆体细柄,喇叭足,带盖。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锺、铜钫、细颈瓶都是古人盛酒的器具,溜壶则是一种温酒的器具。

    铜锺

    汉代遗物。1979年出土于路家乡冢丰村(今亭口镇冢丰村)。高24.9厘米,腹围58.7厘米,口径7.9厘米,重1.85公斤。小口,高领,束颈,溜肩,鼓腹,圈足。从肩到腹小部有三匝阴弦纹,腹上部有对称的两铺,小环形首耳。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钫

    汉代遗物。1972年出土于相公乡胡家河村。高15.5厘米,口径5.5厘米。方形直口,带盖,盖面隆起,呈覆斗形,上有桥形钮。鼓腹,方圈足,两耳铺,一耳缺环。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钫

    汉代遗物。1974年出土于马寨乡司家河村(现洪家镇司家河村)。高17.6厘米,边长7厘米。方口,鼓腹,方圈足,有兽首衔环儿。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钫

    汉代遗物。1972年出土于相公乡胡家河村。高15.5厘米,口径5.5厘米。方形直口,带盖,盖面隆起,呈覆斗形,上有桥形钮。鼓腹,方圈足,有兽首衔环耳。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鸡首溜壶

    汉代遗物。1979年出土于巨家乡西王村。带盖,鸡首溜,长柄,鼓腹,环底,三蹄足。高12.5厘米,口径7.5厘米。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铜细颈瓶

    汉代遗物。1975年出土于丁家乡陈家河村(现丁家镇陈刘河村)。通体高24厘米,口径6厘米,圈足径5厘米,腹围35厘米,重750克。喇叭口,高领,细颈,圈足折肩,鼓腹。现藏于长武县博物馆。

    这些穿越千年的文物精品告诉大家,汉代先祖们拥有端庄大气、以和为美的审美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崇尚自然、品味独特,恬淡风雅、精致时尚。作为东亚最强大的国家臣民,他们的脸上应该洋溢着荣光和自信!(据美丽长武)

    [责任编辑:梁纪委]

    单字解释: 魅 力 陕 西 行 | 穿 越 千 年 领 略 长 武 先 祖 的 风 雅 生 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