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蒙恬自杀前说了两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当委屈时必读一次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皇帝始终都是国家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当时国家最高的权利和荣誉。为此秦始皇嬴政在一统六国后,就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刻在玉玺上,以彰显中国帝制的独裁性和君权神受理念。可以说在旧时封建礼教下,人们普遍都认为臣对君、子对父必须是绝对服从,“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千古一帝嬴政驾崩,胡亥继位。胡亥一上台,立即大开杀戒,扶苏被赐死,掌握军权的蒙毅遭到囚禁被杀,大将蒙恬的厄运降临了。可以想象,扶苏自杀后,蒙恬度日如年,他明白胡亥很快将派出使者前来。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蒙恬率领30万大军进攻北方匈奴,收复内蒙古河套地区。匈奴此前已经多次入侵中原。六国统一后,秦终于有了对付强悍匈奴的能力。在蒙恬的领导下,30万秦军人打败了匈奴,从而收复了富饶的河套地区。

    可就在临终前,不甘就此负义的蒙恬还在解释,为此蒙恬在自杀前说出了两句流传两千多年的遗言:“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意思是说,我蒙氏家族为秦国出生入死已经有了三代,现在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是我宁愿坚持守义之节,情愿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不辜负先皇的厚爱和祖上的教诲和荣光。

    曹操是个颇有底蕴的官三代,加上他确实有雄才大略,终于在征战了几十年后打下半个中国,官拜丞相,后加封魏王位极人臣。可是因为曹操权大作风又强势,不仅不把朝中的其他官员放在眼里,还常常挟天子以令诸侯,惹得群臣背后抨击,说他是欺世盗名的汉贼。但曹操每每听到这些流言,便会流泪高声诵读一段话以明其志。

    单字解释: 蒙 恬 自 杀 前 说 了 两 句 千 古 名 言 曹 操 很 推 崇 每 当 委 屈 时 必 读 一 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