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历来存在着哪些争议?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导语:公元208年,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兵力,合攻曹操数十万兵力,这就是历史时期著名的赤壁大战。

    赤壁大战也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标志性的战役,正因其具备着极高的军事意义,所以后世文学家一直以此为题进行夸张型的演绎。

    众人所看到的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战船。

    可,赤壁大战的发生时间以及曹操失败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争议。

    争议一,赤壁大战决战时间?

    到底是决战于十一月份,还是十二月份?

    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我们得知赤壁大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但它到底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一月份、还是十二月份,一直存在着争议。

    《后汉书》中记载:建安十三年冬,十月葵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

    十月初一当天发生了日食,说明赤壁大战开始于建安十三年的十月份。

    在《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于十一月二十日夜巧借东风,黄盖因此才于乌江边放火烧毁曹船,因此一部分人认为赤壁大战决战于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可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赤壁大战决战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

    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攻合肥。

    在《蒋济记》传中,明确记载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攻打合肥,孙权率众攻打合肥,是为了配合赤壁大战的行动,以此来牵制曹操的兵力,而且此举果然奏效。

    曹操派张熹救援合肥,所以孙权攻打合肥时,赤壁大决战还未开始,此时曹操已经从江陵出发,开始征讨江东,因此大家认为赤壁大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

    从曹操的行军速度,大致也能够推测出赤壁大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

    曹操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九月入荆州,曹操进入江陵地区之后,便开始了招降纳叛行动,同时又派张允训练水师。

    曹操曾经写信给孙权,自夸自己治水军80万,足见曹操来到江陵地区之后,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去训练水师。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到了江陵地区之后,仅仅训练水师一个月就开始与对方对决有些太过突兀,所以赤壁大决战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发生也合情合理。

    争议二,曹操败于火攻,还是另有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在战前就已经预测了曹操会败北,并且指出了一些对曹操不利的因素。

    比如:曹操所占据的北方地区尚未安稳,而且马超和韩遂又在关西,当时正值隆冬时节,马无草料,曹操的马群孔将会成群被饿死,同时曹操士兵多为北方士兵,对水攻事宜不了解,而且还有水土不服,当时又是传染病高发期,必会染上传染病。

    赤壁大战中曹操的失败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到底是因为直接败于火攻而失败,还是另有原因?

    学术界普遍认为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的失败是因为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战船,败于火攻。

    在《资治通鉴》以及《三国演义》中明确表明火攻是导致曹操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

    可火攻只是曹操在赤壁大战中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否可以因此而判定赤壁大战失败,就是因为火攻?

    有一部分人认为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的失败是因为染上了传染病。

    在《三国志》中记载,建安十三年秋八月,曹操在备战赤壁大战时,其士兵染上兵役,大多已死。

    《中华医史杂志》和《文汇报》均记载赤壁大战导致曹操失败,是因其士兵患上了血吸虫病。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号墓室的女尸的肠壁上就被人发现有大量的血吸虫卵,因此可推测汉代时期长沙一带有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流行季节恰好是曹操带兵南征,在训练水师时的秋季。

    有一部分人认为血吸虫病的潜伏期为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会大面积爆发,因此曹操的士兵在训练时就已经染上了血吸虫病,在大决战开始时已经出现大范围的传染。

    至于为何孙权和刘备手下的士兵未能染上血吸虫病,是因为这二人以及其手下都是来自于南方地区,本身对血吸虫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有一部分人认为并非是血吸虫病的传染导致曹操失败。

    曹操在黄河以北地区训练士兵,那里并没有血吸虫病,而且曹操途经江陵,在那里会停留一段时间,可因此就断定曹操其手下染上了血吸虫病,过于武断。

    曹操手下士兵大多收编于刘表部下,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来自于湖南和湖北地区,也是血吸病流行区域,自身的免疫力与孙权和刘备手下士兵的免疫力相同,所以在血吸虫病爆发导致曹操全线溃败,就过于夸张了。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张国光认为是流行性脑膜炎导致了曹操全军溃败。

    因为流行性脑膜炎大多发生在冬春时期,当时的医疗条件,一旦感染流行性脑膜炎的话,是必死无疑的。

    但是,这一言论就如同感染血吸虫病一样,未能得到认证。

    总结:发生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赤壁大战,至今依旧保持着较高的讨论度,可见众人对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战役的关心度。

    赤壁大决战的发生时间,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真正的失败原因众说纷纭,一时之间竟无法窥见真相。

    你认为赤壁大决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十一月,还是十二月?你认为赤壁大决战曹操真正的失败原因是火攻还是血吸病的流行,还是流行性脑膜炎爆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单字解释: 以 弱 胜 强 的 著 名 战 役 赤 壁 之 战 历 来 存 在 着 哪 些 争 议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