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00年,沈阳故宫为何不在贴对联挂门神,原因只有一点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贴春联,挂门神,是华夏民族一种普遍的新年习俗。清朝的时候,虽然春联和门神的内容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在春节期间贴春联,挂门神的习俗,下到普通百姓,上到皇宫大内,却始终在坚持。可是,到了到了1900年,沈阳的故宫又不再贴对联,挂门神了。一个传统习俗,为什么在大清朝会如此起伏?这里面,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严格意义上讲,贴春联,挂门神是汉族人的习俗。作为一个以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大清朝的建立者们一开始是没有贴春联,挂门神的习俗的。即使是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建立起沈阳故宫之后,整个清朝的统治阶级,仍然没有贴春联和挂门神的习俗。

    直到顺治登基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满族的政权,推动整个帝国的“大一统”思想,顺治开始注重满汉融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接纳中原文化。其中的一项,就是顺治帝首次提出,在春节期间,参照汉族的传统习俗,在沈阳的皇宫中贴春联,挂门神。尤其是挂门神,用汉族人的门神,来保护大清朝的皇宫,向天下传递着大清朝的最高信任。

    可是,事情却没那么顺利。顺治帝的这一提议,直接引来了权贵们的强烈反对。经过君臣间长期而反复的交锋,最终,顺治帝不得不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仍然按照汉族传统习俗,在春节期间贴对联,挂门神。但同时也兼顾满族尚白贱红的习俗,把对联由“红纸黑字”,变成了“白纸黑字”。

    此后,大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基本上都延续着这一习俗。可是1900年起,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沈阳故宫贴春联和挂门神的这一习俗又再次取消了。

    难道,皇帝说话也不算数吗?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为何又要选择在1900年,这就涉及到了1900年大清朝发生了哪些大事了。

    1900年对天大清朝来说,绝对是个极不好的年份。首先是内忧: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其影响仍然让慈禧恼怒不已,甚至不惜悬赏10万两白银,要缉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同时,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在各地风起云涌,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的分崩离析的状态。

    1900年的大清朝,最惨的是外患。5月28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8月14日,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只能选择匆忙地逃出北京城。

    一番内忧外患的里外夹攻,让曾经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大清朝变得人心涣散,整个帝国从内到外,都已经残破不堪。而大清朝今后的命运如何,怕是连皇帝和慈禧老佛爷的心里也没有底。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谁,还有心思想延续贴春联,挂门神的传统习俗呢?

    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沉痛教训:如果不够强大,不能够掌控命运,那么,再威武的门神,也守护不了家门和国门;再精美的春联,也带不来丝毫节日的喜庆。今天,沈阳故宫的门神重又回归,古老的传统习俗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单字解释: 年 沈 阳 故 宫 为 何 不 在 贴 对 联 挂 门 神 原 因 只 有 一 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