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世界“寿命”最长首都达1700年比西安还长600岁伊斯坦布尔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伊斯坦布尔曾经历史上是几个国家的首都,它不仅地理位置上横跨欧亚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

    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从公元324年开始,君士坦丁大帝不惜重金打造新都。六年后,新都建成,君士坦丁大帝迁离旧都罗马,来到了新都拜占庭。

    因为他是君士坦丁大帝,新都也要改名,很简单,就叫君士坦丁堡。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的名字而著称——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就是奥斯曼帝国“牢不可破”的首都,直至十九世纪,希腊和保加利亚相继独立,这意味着伊斯坦布尔从原来的奥斯曼中心城市,变成了边界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黑海海峡的战略地位突出,英国开始派军舰经常游弋于此,此时作为首都的伊斯坦布尔没有任何的安全可言,因此政府决定,迁都距离伊斯坦布尔不远的安卡拉作为新的首都,至此伊斯坦布尔作为首都的历史使命彻底结束。

    伊斯坦布尔先后成为东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国的首都,时间长达近1700年,比中国的西安,做首都时间还要长近600年。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数量庞大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你甚至随时随地可以在路旁找到它们的影子。

    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

    伊斯坦布尔在其存在的历史之中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受该市统治者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所影响。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这些旧名现时仍然是某些国家活跃使用的名称。

    除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布尔亦曾被称为“新罗马”或“第二罗马”,因为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中有一处人工的小岛,面积极为狭小,来往小岛的交通只有驳船解决。小岛的建筑类似于灯塔,但是这可不是灯塔!相传有一位公主对蛇的恐惧达到了极致,于是她的父亲在这个小岛上建立一所小宅,公主十分貌美,以至让很多年轻人为了爱情,不惜危险向小岛游去,但不幸的是他们都葬身鱼腹。

    1973年建成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桥长1560米,一桥飞渡欧亚,天堑成通途。该市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转运全国57%的进口和11%的出口货物,生产全国1/3的工业品。

    单字解释: 世 界 寿 命 最 长 首 都 达 年 比 西 安 还 长 岁 伊 斯 坦 布 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