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当年的南京军事学院,老师是学生的手下败将,那么谁教谁呢?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当年的南京军事学院,老师是学生的手下败将,那么谁教谁呢?

    1950年11月中旬,刘伯承肩负着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重任,由北京动身,前往南京。

    当时,创办军事学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非常缺乏师资力量,虽然有苏联军事顾问,但毕竟不能全盘照搬苏联那一套。

    刘伯承为解决这个困难,四处奔波,动员有关部门调出优秀人才,加强学院的师资力量。尽管如此,仍是满足不了学院的需求。

    就在这时,有关方面给军事学院推荐了200多位在战争年代起义或被我军收留、收容的国民党军官和军事理论研究人员,其中大部分是黄埔军校毕业或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的校级、将级军官,有些还是留过学,在苏联、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进修过的黄埔军校毕业生。

    刘伯承求贤若渴,他认为:这些人所掌握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除去反动的战争史观及其他糟粕,是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他相信:这些人只要依附人民、依附共产党,认真改造世界观,努力工作,是能有所作为的。

    军事学院留用了大批的旧军教员,矛盾也就由此产生了:学员是打胜仗的将军,而教员却是学员手下的败将,谁教谁呢?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胜利之师,一脑门的骄傲,对“打败仗教打胜仗的”想不通,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当面顶撞教员,说“某某是被我们部队抓的俘虏,还敢来给老子上课?把头抬起来看看我们呀。”

    不少学员都有这种情绪,认为手下败将,还有脸来教我们打胜仗的,老子不听他那一套。

    院长刘伯承苦口婆心对全院师生说,我也是旧军官出身,也当过四川军阀嘛。我和朱老总都是半生军阀半生革命。毛主席说过革命不分早晚,站到革命队伍中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这些旧军官教员都是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由我把他们请来的。他们转变了政治立场,给我们传授军事科学和文化知识,就是我们的老师。大家都是中国人,要团结起来,共同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奋斗。

    刘伯承批评那些不尊重教员的学员说,共产党员不可摆胜利之师的架子,要老老实实地学习军事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分子,要团结合作,协助他们搞好教学。

    刘伯承认为,国民党不是没有军事理论家,比如杨杰、蒋百里等。老蒋不听“忠言”,带兵者也多酒囊饭袋,如果是真正的军事家,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做通了学员的工作,刘伯承又做教员的工作。

    对压力大的旧军官教员,他启发他们在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带动军事上提高,成为人民军队里称职的教育人才,说过去错了不要紧,改过来就是了,在课堂上要抛弃杂念,可以讲讲国民党军队打败仗的教训,也可以讲讲解放军受挫折的例子,通过你们对来讲,可以更为生动、深刻。你们诸位如今都是人民军队的教员,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不要背过去那个小“包袱”。

    同时,刘伯承还从生活上关心旧军宫教员,他报告军委,建议院校教员和干部应同学员同样的粮食定量,并亲自打电话,给授课教员多发电影票。

    第一期学员杨勇等也配合院长刘伯承,耐心地做同学的思想工作,用刘伯承提出的“尊师重道”的口号对他们进行说服,说尊重教员,就是尊重科学。

    到了军事学院后,杨勇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组织指挥现代化条件下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本领,学习新的技术兵器知识。

    从贵州省主席和统领千军万马的司令员到普通学员,这个变化似乎是天上地下,但杨勇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有人对杨勇说,你都当贵州省主席了,还学什么习?

    杨勇不这样认为,说要抓紧一切机会了解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现状。

    他很同意刘伯承的观点,我军是从游击战争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军事理论。国民党军官虽然是败将,但他们大都是科班出身,在军事理论上却有独到的一套,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有一位名叫黄剑夫的教员,曾是国民党十六军少将副军长兼109师师长,毕业于黄埔五期,在淮海战役中,被杨勇指挥的部队所俘虏。

    黄剑夫来讲课时,值班员故意不喊起立和报告,黄剑夫站在讲台上很尴尬,杨勇马上喊了起立,并向黄教员恭恭敬敬地报告。

    杨勇没有把他当手下败将,而是很尊敬他,每每向他求教,并以身作则,没有一点架子,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按照院长刘伯承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黄剑夫很受感动,在给老朋友的信中说,共产党人虚心向我们学习,他们的求学精神令人钦佩。

    1951年春,主席路过南京,听了军事学院的汇报后,说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把南京的军事学院比作延安的抗大。1952年7月,高级速成系第一期的347名学员,经毕业考试合格顺利毕业,主席为此专门发来训词,这标志着中园人民解放军经过正规院校培养选拔干部的开始。

    单字解释: 当 年 的 南 京 军 事 学 院 老 师 是 学 生 的 手 下 败 将 那 么 谁 教 谁 呢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