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小便淋沥涩痛?一味清热利尿的中药:上能清肺胃热,下能清膀胱热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讲精彩故事弘中医中药

    赤壁之战大家都知道,可这段赤壁之战中华佗的故事却鲜有人知。华佗之所以会被曹操伤害,其实早就在赤壁之战中埋下了种子。

    小故事:赤壁之战之华佗

    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操练水军,想渡江攻打江东的孙权,可没想到最后却大败于孙刘联军,还差点丧命。

    原本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曹军,由于不通水性,将战船船体用铁链连成一排。

    周瑜见状,便用火攻,将曹军烧得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

    曹操见大势已去,仓皇而逃。

    华佗当时恰巧在江东地区游医,作为一名医者,本着救伤扶伤的精神,他听说赤壁发生了战争,便前往给受伤的将士们医治。

    吴国这次以少胜多,大胜而归的将士们却个个眉头紧锁,一副痛苦的模样。

    华佗见状,以为将士们哪里受伤了,便上前询问。

    将士们手捂腹部说道:“也不知怎的,我们很多人都出现了小便涩痛,痛苦极了。”

    华佗详细问诊后说道:“各位将军这是热入膀胱而出现的热淋之症,这次周瑜将军所用的是火攻,曹操的战船燃起的大火高温使江水都变热了,湿热的水气直往上蒸腾。将军们冒着火海,在江水中英勇杀敌,全然不顾高温的炽烤。蒸腾的水气加上高温的烘烤,这火热之邪侵袭身体就出现了小便涩痛,甚至难以尿出。”

    将士们急切地问:“是的,就是这样的,怎么办?”

    华佗不紧不慢地说:“大家看这江边一望无际的白茅草,它的根就能治大家的病,大家只要挖些茅草根洗净,榨汁饮用即可。”

    将士们照做,无不奏效。

    话说曹操一行逃至魏国,他们也在战争中受了火热之邪,纷纷出现了小便涩痛。

    细作见华佗治好了江东将士们同样的疾病,便密报给曹操,说华佗能治此病。

    曹操得知后,便秘密派人去请华佗给自己治病。

    华佗虽不喜曹操,但作为医者,患者却无好坏之分,便前往为其治疗。

    华佗到了魏国,同样用茅草根将曹操一行人治好了。

    曹操见华佗医术如此高超,便想把华佗留在身边为其治疗头痛病。

    可华佗并不愿意长期待在曹操身边,便托词家中有事而离去。

    曹操派人调查,得知华佗是在欺骗他。

    曹操想起华佗为吴国将士们治病,担心华佗会投靠孙权,遂将其抓回伤害了。

    @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白茅根(báimáogēn)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断,生用或炒炭用。

    其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

    用法:以鲜品捣汁服为佳;止血亦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虚寒出血、呕吐、溲多不渴者禁服。

    凉血止血

    白茅根能清肺胃膀胱之热而凉血止血。

    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等:可单用白茅根,或用白茅根配地榆、大蓟、小蓟等凉血止血药。

    《名医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妇人崩中。”

    清热利尿

    白茅根能清热利尿。

    可用于热淋,水肿等。

    治热淋:可用白茅根配通草、滑石等,如《圣济总录》茅根饮。

    治水肿,小便不利:可用白茅根配车前子等。

    《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

    此外,白茅根还可治温热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及湿热黄疸等。

    在农村,小孩常挖白茅根嚼着吃,您吃过吗?

    白茅根又叫甜草根、地节根、茅草根等,在你们当地叫什么呢?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单字解释: 小 便 淋 沥 涩 痛 ? 一 味 清 热 利 尿 的 中 药 上 能 清 肺 胃 热 下 能 清 膀 胱 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