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还是曹操的评价最为一针见血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真假三国纵横谈05:枭雄刘备的无赖手段

    (刘备并不像《三国演义》上所说的那样忠厚。)

    鲁迅先生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这个评价,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塑造问题,是说《三国演义》在主要人物特别是在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创造上,采取了简单化和肤浅化的手法。这种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后来文学评论家所说的“脸谱化”。

    尽管《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竭力想把刘备塑造成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但这显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如果刘备果真像《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是个仁厚君子的话,他早就被别人给收拾了。乱世之中,没有点手段是生存不下来的。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刘备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壮大,也经常会搞一些翻云覆雨的手段,必要的时候甚至还会耍无赖。

    刘备曾在孙权面前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君臣关系,说周瑜文武全才,万人之英,恐怕不会久为人臣。还好孙权对周瑜是相当的信任,这才没有让刘备的反间计得逞。

    再来看看刘备“借”荆州后的所作所为。刘备站稳脚跟后,随便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此时的东吴也在积极谋划取蜀。其时的益州牧刘璋暗弱无能,周瑜等人便劝孙权谋蜀。孙权便向刘备征询意见。刘备派人对孙权说:“我和刘璋都是汉宗室,本希望仰仗祖先的英灵,共同辅佐汉室。现在他得罪了您,我也觉得十分的惶恐。真希望您能宽恕他。假若您不能同意,我只好辞官归隐,披头散发、放浪形骸,老死于山林之间,我真是不忍看着刘璋他灭亡啊!”

    一派忠厚之言,说得是多么的美妙动听!可结果又怎样?刘备丰满后,就亲自统兵进取益州,派关羽镇守荆州,专门对付孙权。这让孙权鱼鲠在喉,可又无可奈何,盛怒之下,他痛骂道:“猾虏乃敢挟诈!”“猾虏”即是“狡猾的恶棍”的意思。这段故事见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眼看着刘备拿下了益州,孙权再也坐不住了,就派人去索要荆州。刘备又是一个劲地耍无赖,说等他拿下凉州,自然就会归还荆州了。

    (孙权对刘备的无赖行径忍无可忍。)

    孙权几乎都快要气炸了,再也看不下刘备的这副无赖嘴脸了,决定对他动手。他派吕蒙引兵两万,决定发兵硬夺。刘备自然也是毫不客气,亲自坐镇公安,派关羽前来迎战。在这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还是鲁肃深明大义,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和关羽谈判,痛斥刘备一方的无理行为。理亏的刘备只好以湘水为界,割三郡给东吴。(《三国志》中的《吴主传》和《鲁肃传》)

    再来看看刘备是怎样取西川的。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请刘备来对付张鲁。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刘备全不顾之前刘璋欢天喜地地迎接他,又是出钱、出人、出力,他想到的只是拆刘璋的台,挖刘璋的墙脚。

    此外,刘备还积极拉拢张松、法正等人,主动询问蜀中的地势、兵器等情况,表露了自己吞并蜀中的野心。张松将益州的情况和盘托出,刘备大喜过望,尽知刘璋虚实。

    事情到了这一步,刘璋再也忍不住了。他杀了张松,对刘备大加防范。此时刘备已经在西蜀站稳脚跟,决定抢先动手。“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都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这可真是恶人先告状,在人家的地盘杀人,竟然还说人家无礼。接着,刘备进入白水关,将刘璋部将和士卒的妻室扣下来做人质,然后发兵攻打刘璋,终于全盘占领益州。(《三国志·先主传》)

    (引狼入室的刘璋。)

    刘备攻取西蜀的行径,实在是太过无赖,连一贯鼓吹他为正统的东晋史学家习凿也很是不齿,说他“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

    说到这里的时候,恐怕许多读者会感觉很是奇怪,为什么早年他的奋斗生涯表现得那样的仁厚,而在此时却表现得像极了一个无赖?之前有人劝他攻打刘琮夺下荆州,他表示于心不忍,为什么在这里任何无赖手段都能使得出来呢?

    这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刘备早年根基不牢,毫无资本,唯一可以倚仗的即是所谓的“仁厚”,如果他那时就表现得贪婪成性的话,原形毕露,估计早就被人给收拾了。

    到了赤壁之战后,一切都变了,曹操败走,刘备借来荆州,羽翼渐丰,也就有了和任何人动硬的资本,就什么手段也都能使得出来了。

    仁厚也好、狡诈也罢,一切都是为了个人的政治目标服务,这便是历史上的刘备的本来面目。而历史上的刘备也的确有仁厚的一面,这在史书上也是有记载的。

    后来的民众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民间的三国故事里,刘备都是以仁君形象出现的,他的狡诈的一面就几乎不提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在《三国志平话》中显然非常的苍白,甚至感觉有些窝囊、小家子气。

    到了《三国演义》,一方面要写理想的仁君,另一方面又要深刻地揭示历史,写出刘备成功的根由,两者很难完全协调,这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夏志清也把《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看成是“在慢慢爬上高位的过程中惯于谨小慎微的虚情假意的政治家”。(《中国古典小说导论》)

    如此看来,觉得还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最懂得刘备,一方面指出刘备的能力,是唯一可以和自己并称“英雄”的人物;另一方面也对刘备提出了极为尖锐的批评“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第三十六回)这话虽然刻薄了点,但真的是一针见血!

    (曹操对刘备的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单字解释: 刘 备 到 底 是 怎 样 的 人 呢 ? 还 是 曹 操 的 评 价 最 为 一 针 见 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