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149)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卷第十八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元光二年(前133)~元朔四年(前125)

    老家居然被偷了,匈奴人哪吃过这种亏,龙城之战半年后,又到秋高马肥之时,就疯狂骚扰渔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密云县附近。武帝刘彻派卫尉韩安国">韩安国为材官将军,防守渔阳。

    要说这韩安国">韩安国,也挺倒霉的。本来前两年,武安侯田蚡挂了后,时任御史大夫的他循惯例就应该上位丞相——实际上在田蚡死后他确实一直在“行丞相事”,就差被组织确认转正了。悲催的是,只“行”了俩月,韩安国">韩安国竟出了车祸,命虽保住,腿却断了,只好回家养伤。结果,这丞相之位叫平棘侯薛泽捡了便宜。而且他这御史大夫也干不了了,四个月后,中尉张欧升为御史大夫。后来韩安国">韩安国伤终于好了,结果坑也都被别人占了,只好去当中尉,后来又转为卫尉——这是从“三公”又退成了“九卿”。

    从这经历来看,韩安国">韩安国似乎逐渐受到武帝疏远,这和他太贪财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匈奴岂是好相与的?第二年,也就是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略四千余人,韩安国">韩安国一度被围困。匈奴退兵后,为避其锋芒,韩安国">韩安国只好往东迁,退守北平。本来就是被皇帝贬官,结果还损兵折将,韩安国">韩安国又气又愧,结果数月之后病死。李广因为去年的战败被一撸到底,此时武帝就重新起用其为右北平太守,接替韩安国">韩安国。匈奴人听说后,惊呼“汉之飞将军”又回来了!之后数年都不敢骚扰右北平。

    为了报复,武帝当即又放出卫青,他从雁门,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击匈奴。卫青这回斩首虏数千人,又刷了一次军功。

    这样看来,匈奴实际上已经在和汉朝拼消耗了。问题是,汉朝耗得起,匈奴呢?

    对卫家来说,本年度可谓是幸运年。卫青立了功,而在年初时,他的姐姐卫子夫生下了皇长子刘据,因此在春三月甲子,被扶正为皇后。这位曾经的歌女,有朝一日竟也能母仪天下,卫家一时炙手可热。

    除了武将系统,文官系统本年度也冒出了一群新贵——主父偃、严安,和徐乐。主父偃上书九事,八事谈律令,一事是劝武帝慎重对待讨伐匈奴的策略。严安与徐乐也都提醒武帝,不要四面出击,急于开疆拓土,否则就会有土崩之势。

    《汉武大帝》中的主父偃

    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都要提这茬?原来当时东夷薉君南闾等共二十八万人降,被设为苍海郡,武帝又派人去建城修路——又是一个西南夷。当时燕、齐之间,因此事靡然骚动。此三人都出自燕、齐之地,自然感同身受。

    另外插一句,这苍海郡,已经包括现在的朝鲜一部分地区了。

    武帝虽然热衷于开疆拓土,但其实这两年的外战都不怎么顺,所以心里也有再检讨的想法,再加上这三人文采斐然,武帝读了他们的上书后,立刻把他们招来,叹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这便是“相见恨晚”的来历。之后三人都被拜为郎中。

    三人中,尤以主父偃最为贵幸。要注意的是,他并不姓“主”,而是“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禅位后自称“主父”,这个奇怪的姓应该就是从这来的。主父偃早年家贫,在燕、齐、赵地游学时,也不受人待见。如今一朝得势,一饭之恩必酬,睚眦之怨必报,朝中大臣纷纷侧目,以致有为保平安,向其贿赂千金者。有人劝他不要太过分,不然树敌太多。主父偃回道:“我游学四十余年,人人嫌我,避之唯恐不及,我已经不爽很久了。现在终于能一舒胸中块垒,值了!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这话就是主父偃发明的!

    由于过去老受气,所以现在的主父偃就要报复,于是之后他出的招都是损人的阴招,干的事都是得罪人的事。首先他就劝武帝,诸侯王的所有子弟都应该分封,而不是只有太子继位——当然,这些人又不是皇帝的儿子,土地自然不是朝廷出,而是得王爷们割肉。这样,实际上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这帮人又不好明着反对,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于是在元朔二年春正月,武帝正式推出“推恩令”。其实这种搞法之前的文、景帝都用过,但都是单独针对某国;这次可是正式法令,全体诸侯国都要一体执行。

    主父偃可不光这点本事,他的各种后招,还在后面呢!

    单字解释: 戏 说 汉 朝 — — 大 神 高 手 名 人 辈 出 弄 出 惊 天 动 地 的 那 些 事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