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00多年前,姑苏城外寒山寺曾差点灭寺,多年后才恢复香火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传颂千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这首诗,寒山寺闻名中外。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阊门外5公里的枫桥镇,座东朝西,门对古运河。寒山寺相传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从天台山来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

    根据清人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四《蕈毒一日杀百四十余人》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姑苏城外寒山寺发生了一件非常惨烈的命案,全寺僧侣香客一夜之间死了140多人,只有一位昏厥的掌厨幸存,以至香火一度中断,直到数年后方得重建。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朝僧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寒山寺住持过大寿,寺里来了许多祝贺者,寺里厨房为贺寿者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素汤面。

    ▲寒山寺准备素汤面。(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当天晚上姑苏城并没有敲击“夜半钟声”,全姑苏城都觉得奇怪。隔天一早有人要进寺里参拜,发现寒山寺静悄悄,地面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僧人,从主持到访客总共死了一百四十多人。

    ▲姑苏城外寒山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枫桥夜泊。(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官府大惊,县令亲自带队前往寒山寺勘查,衙役在厨房找到一位昏厥刚刚醒来的幸存者,衙役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煮完了大锅素汤面就昏倒,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厨师回忆说,接到要准备大锅素汤面的任务,他精心准备食材,正好在后院看到两朵蘑菇,就把蘑菇熬汤浇上汤面,味道极鲜甜。等到小和尚把汤锅端上去没多久,厨师就昏倒在地。

    ▲姑苏县令审案。(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县令带人到后院,又发现几朵鲜艳的蘑菇,其大如扇,鲜艳无匹,随后衙役又在蘑菇旁发现两个巨大蛇洞,里面有大小赤练蛇上百条。县令命衙役将蛇洞与蘑菇都焚烧。

    ▲鲜艳的蘑菇有剧毒。(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一代名寺遭此大劫,等了多年之后才恢复香火。

    参考资料:

    薛福成著《庸庵笔记》卷四《蕈毒一日杀百四十余人》

    单字解释: 多 年 前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曾 差 点 灭 寺 多 年 后 才 恢 复 香 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