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公孙弘虽善见风使舵但对儒学的中兴也起到很大作用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我国乃至于西方是一个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专用法家思想治国,导致我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落。西汉封建大一统建立后,最初的统治思想是黄老思想,在黄老“无为”政策下,汉初又出现诸子争鸣的新局面。而在秦朝时中断了的儒学也重新复兴起来,努力跻身政治舞台。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终于由诸子显学而一跃成为独占鳌头的官方统治思想。

    汉初的儒家学者如叔孙通、陆贾、贾谊、董仲舒等对儒学的复兴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他们以外,对汉初儒学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以布衣而封侯的著名儒士公孙弘。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发展了生产,但其漠视礼制的态度既严重破坏了等级制度,又大大助长了人们目无法纪的心理,导致经济繁荣而社会不安、政治不稳。

    统治者急需一种新的思想加强中央统治。

    公孙弘的转折点

    不甘平庸的汉武帝即位之初,便“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数百人,并三次下诏,征求儒生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意见。

    在元光五年(前130年)的举贤良文学对策中,他问怎样才能使“阴阳和”“民不犯”,又欲闻“天文地理人事之纪”,著名儒者公孙弘的对策,深得武帝赏识,被武帝亲自擢为第一,拜为博士。

    公孙弘

    这是公孙弘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公孙弘进入仕途之后,由于“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得到武帝的重用,官职不断升迁,后来位至丞相,封平津侯。

    当时,延揽的文学儒者不独公孙弘一人,但公孙弘为丞相且封侯,说明汉政府不仅实际上认可了儒学的地位,而且势必对儒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据记载,因为“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导致“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势必会产生儒家学者更加热衷以学求贵的效果。

    公孙弘以一介儒生而平步青云登上相位并封侯,富贵之后,并没有忘记使自己获得巨大荣耀的儒学,他时刻以发展儒学为己任,竭力提高儒学的地位,解决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公孙弘对儒学中兴的贡献

    公孙弘对儒学的贡献主要有两点:其一,公孙弘奏请设博士弟子员,推进汉代官方教育制度的建立,使儒学统治教育领域。

    汉武帝曾于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丞相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他建议:“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公孙弘

    在公孙弘等人的奏议中还提出有关招生、考察和任用制度方面的措施,可见博士弟子制已经具备了作为学校制度的基本内容规定。这是汉代官方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

    公孙弘等人的奏议是一篇建立官方教育制度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指明兴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广教化,最理想的状况是“乡里有教”,但在一切需从头做起的情况下,其步骤应该是“建首善自京师出,由内及外”,即首要任务是在京城建立中央官学。

    兴学的捷径是“因旧官而兴焉”,因为当时政府已设有专门的五经博士,这些人正是现成的师资,只要为他们配备一定数额的学生,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了。

    博士弟子制就是这样产生的,由此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正式的学校教育活动。

    公孙弘这个建议不仅为博士弟子确立了员额,更重要的是为之开示出路,可以由此进入仕途,参与政治。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自此之后,博士弟子员额不断增加。自武帝接受公孙弘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并广设学官,使学而优则仕,就把儒学与仕途联系起来,把一种学术与利禄直接挂起钩来,于是尊孔读经、学习儒术的人日益增多。

    董仲舒

    如果说董仲舒的“天人三论”是从理论上论证儒学独尊的必要性,而公孙弘所提出的这一系列建议和措施,则使儒学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了法律上的保护和物质上的保障。

    一是为博士置弟子员并复其身,必然使儒学队伍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确保儒家政治的连续性;二是强调从儒家学者中择优充实各级官吏,使儒学对一般士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并且随着官吏中儒家学者的增多,势必不断改变官吏的构成,从组织上进一步保障儒学的独尊地位和儒家政治的连续性。

    其二,公孙弘支持《公羊》齐学,对平息儒学内部的争执,保障儒学在与其他学说争斗中的实力和保障儒学地位的独尊,有积极意义。

    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现实利益的驱使势必会导致儒学内部的分裂和火并。

    汉初以来,随着黄老之学的失势,各家学说纷纷兴起以回应时代的挑战,然而由于各自内在的因素,他们一一被淘汰,最后至少在形式上由儒家独霸天下。

    而这时的儒学显然存在文化区域上的差别,即鲁学与齐学之差别。

    黄老之学

    就其实质而言,鲁文化纯朴、保守;齐文化博杂、开放、清新。齐、鲁之学在汉初为推翻黄老之学曾并肩战斗,但当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受到重视以后,其内部的齐鲁两派在瓜分成果时就各不相让。

    汉武帝决定让鲁学大师江公和齐学大师董仲舒比试一番定输赢,“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

    可见公孙弘明显偏向《公羊》齐学。他的这一做法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积极意义,就是通过牺牲儒学内部个别派别的利益,而换取儒学至尊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因儒学的内讧而损失他们几代人努力奋斗而获得的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孙弘对儒学中兴,其功劳也是巨大的。

    当然,公孙弘在人格上也有缺陷,例如他善于见风使舵,为保利禄曲意逢迎,陷害名声高于自己的董仲舒等。这些都为后人所不齿。但不能就此否认他对儒学中兴所起的推动作用。

    虽然在理论方面他不如汉初的陆贾、贾谊、董仲舒的贡献大,但是他的博士弟子制奏议,以及定《公羊》齐学于一尊,符合汉代儒学发展的需要,平息了儒学内部的纷争,使儒学独尊地位巩固下来。公孙弘对儒学独尊所作的贡献,使他被称为“儒学中兴的健将”是当之无愧的。

    单字解释: 公 孙 弘 虽 善 见 风 使 舵 但 对 儒 学 的 中 兴 也 起 到 很 大 作 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