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孔融被满门抄斩,乞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说出八个字流传至今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历史开讲#

    据《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孔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们当作尊兄重道的典范一直流传至今。作为孔子的后代,孔融不仅孝贤博学、颇负盛名而,且他还是一个能真心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可就是这样的圣贤却因为得罪了曹操,最终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在行刑以前,孔融年仅九岁的儿子看着为自己求饶的父亲淡定的说出了八个字。

    而这八个字直到今天依旧是能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

    那么孔融的儿子在被行刑前究竟说了什么话?孔融的一生又经历过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呢?

    年少成名入朝为官

    孔融,字文举,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孔子的二十世孙。出身名门的孔融从小便开始接受儒家经学的熏陶,因此他在幼年时就展现出了异乎常人的才能。

    《世说新语·言语》中曾提到,孔融幼年时就能和家中来访的宾客对答如流,使得在场众人无不称奇。

    有个叫陈韪的人来孔融家做客,在听到别人对孔融的夸奖以后便不懈的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听后未加思索,就立刻还击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此话一出让陈韪顿时哑口无言、羞愧难当。

    孔融年仅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孔宙就去世了。当时孔融在父亲身边长跪不起、失声痛哭,因为悲伤过度,他甚至需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勉强的站起来。

    孔融也因为这件孝举而声名远播,被十里八乡所称赞不已。

    孔融十六岁时,兄长孔褒的好友名士张俭想要藏在孔家来躲避官府的追捕,可当时恰好赶上孔褒不在家中。

    张俭看着年幼的孔融,觉得他帮不上自己什么忙,于是什么话都没说就想要离开。

    而孔融却一眼就看出了张俭的窘迫,于是便对他说道:“我哥哥虽然没回来,难道我就不能收留你了吗?”

    孔家收留张俭的事情败露以后,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全都被捕入狱,但朝廷却判断不出究竟让谁获罪更为合适。

    为了保护兄长,孔融主动站出来说:“收留张俭的人是我,应该让我获罪。”得知此事后,孔褒和他们的母亲也争先恐后的想要承认罪责,以保家人平安。

    最后朝廷经过商定,还是给孔褒下了定罪诏书。而孔融也因为自己的大义之举而再度闻名。因此在那个举孝廉为选官标准的时代,孔融自然而然的被选入朝堂为官。

    文人傲骨得罪曹操

    孔融为官后也是刚正不阿,从不徇私舞弊。他成为司徒掾属以后就开始暗中偷查贪污官员,想要将这些人全罢免问责。

    在得知孔融查证的贪污官员大多都是宦官的亲族以后,朝中的尚书害怕得罪这些宦官,便把孔融召过来对他盘问斥责。

    可孔融压根不畏惧这些权贵,即使面对上司的压迫,他也依旧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作为名家的后人,孔融的心中始终有他的坚持。所以他才会因不满董卓的举动而出言顶撞,最终被董卓安排到最为动乱的北海国做国相。

    孔融成为北海相后虽然在政治上颇有成绩,被人们尊称为孔北海,但不得不说,孔融在带兵打仗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

    在黄巾军兵临城下将他围困在青州时,他却依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道伏案读书。最后城门被敌军攻破,孔融的妻儿都被俘虏,只有他一个人侥幸逃了出来。

    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又假借汉献帝的名义征诏了大量的名士入府,这其中就包括当时声望极高的孔融。

    而孔融的内心自然是不愿意与曹操为伍。早年间曹操和袁绍势力逐渐扩大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孔融从二人中选择一位投靠,可孔融听后竟勃然大怒直接将其杀害。

    所以在曹操夺权以后,孔融就经常借机讥讽曹操。

    袁绍兵败以后他家中的女子也都被俘虏,当时本来是曹操看上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可后来甄宓却被曹丕给收入房中。

    据《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孔融在得知此事后便对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听后并未理解其中的含义,就问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而孔融却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而”。

    也就是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武王这个典故,这一切都是孔融现编出来的,目的就是为讽刺曹操的卑劣行径。

    满门抄斩为子求情

    除了这件事以外,孔融也没少明里暗里的侮辱讽刺曹操。而曹操也不是什么大度的君子,虽然他表面上迫于孔融的声望不能对其下手,可内心里早已对他恨之入骨,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

    孔融被满门抄斩的导火索还要从曹操颁布的禁酒令开始说起。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为了节约粮食以供战争之需曹操便颁布了禁酒令,可这条禁令却遭到了孔融的极力反对。

    不仅如此孔融还特地写了《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向众人挑明曹操此次禁令的真实目的。

    在文章中孔融还言辞激烈的提出了士人如果不喝酒就无法成为真正名家的言论,以此来公然挑衅曹操的权威。

    禁酒令的风波没过去多久,孔融又大胆提出了“千里之内,不得封诸侯”的建议。这让曹操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危机感,也让他意识到孔融此人绝不能再留。

    所以后来当御史大夫郗虑上奏弹劾孔融时,早已经积攒了一肚子怨气的曹操便顺水推舟,给孔融罗列了“意图不轨、招揽徒众”等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

    最终孔融被判株连九族,于建安十三年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在行刑之前,一向充满文人傲骨的孔融第一次向朝廷低下了头,他低三下四的祈求曹操能放过他只有几岁的一双儿女。

    看着父亲如此卑微的为自己求情,孔融年仅八岁的儿子却平静的对孔融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

    身为名家之后,博学端正的孔融最终却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这样的故事着实令人感到惋惜。但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成王败寇也许就是每个人的结局。

    单字解释: 孔 融 被 满 门 抄 斩 乞 求 曹 操 放 过 儿 子 九 岁 儿 子 说 出 八 个 字 流 传 至 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