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事亡如事存”:从秦始皇陵墓葬细节,窥探秦人的成仙梦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后续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方便您及时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如果说金字塔承载的是古埃及法老对于永生的追求,和对死后世界的敬畏,那么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寝所代表的东方墓葬文化,则展现出了另一种看似“低调”,实则恢弘壮丽的“亡者世界”。

    骊山葬制:“别具一格”的秦始皇陵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制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持续了近四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秦朝统治阶层充分利用了中央集权制度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将帝王墓葬规格上升到了一个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与商周时期多代王墓集中埋葬的“公墓制”不同,骊山葬制是一种由春秋战国时期新出现的高等级埋葬形态升级而来“独立陵园制度”。

    相较于战国年间以隍壕作为外部分界线的秦制陵园,骊山始皇陵部分借鉴了关东地区战国王陵的修建方式,以地表封土、城垣为标志,在地下修建了大型的墓室跟陪葬坑。

    骊山葬制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建制中带有明显的都邑特征;其二,是在不同区域设置了不同的陵寝设施;其三,则是陵寝选址独立于秦东陵之外。

    就第一点来说,以地表两重城垣为界,内城城垣兼具墙体、门阙、廊芜、散水、交楼等建筑要素的秦始皇陵,很可能是一个与咸阳城建筑布局高度相似的“地下世界”。

    这种将城邑元素完整“复刻”到墓葬建制中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陵寝中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这种建制形式不仅大幅增加了陵寝的修建难度跟开支,也对墓葬规模有着较高要求;但这种将皇城“照搬”到陵寝之中的“创意”,无疑很符合统治者对权力的追求,也更能凸显大一统王朝秦朝的雄厚实力。

    从第二点上看,“功能分区”细致有序的陵寝结构,让骊山葬制成为了后世陵园效法的典范。

    就整体结构而言,始皇陵内安置的主要设施包括封土、地宫、祭祀建筑、陪葬坑、陪葬墓,以及保卫陵园安全的设施和作坊、刑徒墓地、陵邑等多个部分。

    这些设施分布在地宫、内城、外城以及外城之外这四个区域之中,每个区域都有其不同职能。虽然学界尚未对遗迹分布给出研究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早在修建之初,建造者就充分考虑了陵园管理、安全、供给等方面的不同功能需求。

    就第三点来说,既未选择与祖先同葬秦东陵,又没给后嗣子孙留下陵墓安置空间的秦始皇陵,可谓是将“独立主义”践行到底了。

    秦始皇陵在布局上凸显的是“一冢独尊”的特点。相较于那些并列排放着多座大墓的国君陵园,始皇陵“一家独大”的布局结构与秦朝“君权至上”的政治体制相对应,将等级体系中的尊卑地位展现到了极致。

    从某种程度来说,坐落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算得上是封建社会时期墓葬文化的一次“飞跃式”发展了。

    它用宏大的规模、唯我独尊的布局理念以及有别于以往的陵墓建制模式向后世展现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特色;

    而正是这种“大刀阔斧”式的风格创新,才将秦朝统治者对权力跟成仙的追求,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水银为海”:秦陵地宫背后的“宇宙观”

    对于至今仍未被打开的秦始皇陵地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如果司马迁所说属实,那么秦陵地宫必然是一个危机重重而充斥着奇诡风光的地下世界。

    所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则很可能是指地宫顶部绘有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和地下用水银描绘出的帝国疆域水系;至于身处天地之间的秦始皇,则是这个“地下繁华世界”独一无二的主宰者。

    考虑到秦始皇陵的建造选址极为考究,不仅依山傍水,还位于风水学意义上的“五爪金龙”龙脉之上,着实不难理解为何秦始皇会在自己的陵寝中缔造一个与大秦帝国几乎“一般无二”的宏大地下世界。

    按照“事亡如事存”的理念,秦始皇将秦陵地宫打造成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而其中的种种陈设,也正是为了死后继续统治阴间而提前做的准备。

    像始皇陵墓室中的结构跟装饰,就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天地、阴阳宇宙观的一种“模拟”。

    在秦人看来,天圆地方、阴阳五行交汇构设出了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而置身其中仰观天象,因水而怡然自得的“人”,自然也就是能纳百川的帝王了。

    从《汉书·楚元王传》中有关“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的记载,也能看出秦始皇所“向往”的死后世界,是一个仍然由他掌控五湖四海、百姓生杀大权的富足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科学实验,考古学者们已经初步证实了秦陵地宫中“水银为海”的存在。

    从勘测结果来看,在封土中心区域有一个超1万平米大小的强汞异常区存在;而这个连片分布,呈西北弱、北东侧最强、南侧次强分布的地区,很可能就是模拟秦帝国疆域水系分布的“水银海”。

    “水银海”的存在似乎也在告诉人们,有关秦始皇陵内部的种种猜测,也许并不只是凭空猜想那么简单;像地宫结构中无处不在的礼制元素,就足以证明秦人的“宇宙观”是一个以礼为基础,兼顾了皇权统治与自然规律的宇宙。

    随葬制度:从兵马俑文化看秦朝的“大国梦”

    秦始皇对于皇权至上理念的推崇,奠定了秦陵地宫大气恢宏的“宇宙观”;而他对礼制的重视,则更多体现在皇陵随葬品的细节上了。

    自春秋战国开始,礼乐器、生活用品、仪仗用器、镇亩辟邪之物、祭祀品跟明器就成了贵族陵寝中最常见的几类随葬品;而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中的相关记载,也从侧面证明了秦陵之中存在大量的随葬物。

    就考古发掘跟勘探结果来说,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随葬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代替人牲的陶俑兵马俑,其二是动物陪葬品,其三则是包括车马器、兵器在内的陪葬器物。

    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坑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数量庞大且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绝对是最能体现秦始皇“大国梦”的证据了。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对人牲殉葬没有太大兴趣的君主,热衷于征战四方,甚至就连死后也想继续开疆拓土的秦始皇,做出了组建兵马俑军队的决定。

    秦陵兵马俑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们全部以真人为模板进行刻画,就连大小、表情神态也与真人一般无二。

    事实上,当我们看到这些这些或充当着皇宫禁卫军角色,或扮演着远征士兵身份的兵马俑时,你都能从他们的动作跟神态上分辨出他们的“精神状态”。

    结合秦始皇陵的总体设计思路,不难发现兵马俑并非秦人用以“炫技”的工艺品,而是一支真正承担起秦陵守护职责的“军队”。而兵马俑文化背后,隐含的也是秦朝一贯奉行的实用功利主义和尚武思想。

    对秦始皇来说,这类陪葬品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可以拱卫陵寝安全,也可以成为自己一统“亡者世界”的工具;而这刚好与秦朝的尚武之风不谋而和。

    从皇陵随葬品中数量众多的车马、兵器也能看出,对于未知的死后世界,秦始皇奉行的仍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王道思想。

    借用《秦始皇本纪》中的描述就是:

    “古之三王五帝,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长久。”

    对秦始皇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是能阻拦他一统华夏的,因此即便是在地下世界,秦始皇所相信的仍然只有自己手中的军队。

    小结:

    不管是从选址,还是从秦始皇陵的诸多细节而言,可以说秦始皇陵中诸多奇幻、诡秘的未解之谜,所代表的是秦始皇对于“成仙”的执著;同时也可以说这位千古一帝的“大国梦”是建立在死后继续掌握手中权柄这一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

    《太平御览》

    单字解释: 事 亡 如 事 存 从 秦 始 皇 陵 墓 葬 细 节 窥 探 秦 人 的 成 仙 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