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功绩显著,秦始皇为何被后人称为暴君?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生于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即位,自称皇帝。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因病死于沙丘,终年五十岁,在位十二年。

    秦始皇嬴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姓嬴名政(秦国和赵国同祖,故又叫赵政)。

    嬴政十二岁的时候,庄襄王去世,被立为秦王,二十二岁举行加冕,从此亲理朝政。

    秦始皇执政后,决心统一中国,经过十七年的兼并战争,先后击败了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区别于原先六国的国王,把原先的“王”改为了“皇帝”,即三皇五帝的尊称合二为一。因为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故史称“秦始皇”。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之下是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

    设置地方机构时,秦始皇采纳率廷尉李斯的建议,否定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即把天下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

    每县由皇帝任命县令,当时由皇帝任命的共108名郡一级的官员和800多名县令。

    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亭,乡有乡官,亭有亭长,大约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这样,就把全国最后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

    在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大小不同,道路也有宽有窄,造成了交通阻断的情况。秦始皇下令各地,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郡的驰道,并规定全国驰道一律宽50步,驰道每隔3丈各植青松一棵。

    秦始皇为开发偏僻落后的岭南地带,还下令抽调了50万民工,由水利专家史禄负责,开山凿渠,以沟通湘水和漓江,这就是秦凿渠。

    灵渠的开凿便利了南方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一来,全国36郡变得四通八达,改变了割据局面。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便命廷尉李斯整理文字。李斯依据籀(zhòu)文,制定出了一套笔画简便的新文字,这就是小篆,作为当时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

    此外,秦始皇还下令统一货币,规定钱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镱为单位;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统一度量衡,规定:度分为寸,尺,丈;量分为升,斗,桶;衡以10钱为一两,16两为一斤,120斤为一石。

    以上这些,在当时都是涉及到千百万人习惯势力的重大改革,而秦始皇竟在10余年中就能顺利完成,展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雄才大略。

    公元前221年,秦灭赵后,匈奴趁机占据了原属赵国河套地区的河南。他们不仅破坏当地的生产,还把大批的汉族人抓去做奴隶,严重的威胁着秦王朝的政权。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军30万,北上抗击匈奴,把匈奴赶到了黄河以北。为了防止匈奴的再次侵犯,秦始皇决心修筑长城。

    他下令从全国各地先后征调了50多万民工,倾尽国力,大修长城。当时生产力水平地下,开山凿石、修窑烧砖,搬运垒砌等等,一切繁重活计都要靠手工人力完成,再加上时间要求紧,民工们整天在皮鞭的监督下挑、搬、垒、砌,苦不堪言。

    结果,经过前后4年多的时间,就有30多万民工被活活折磨死了。

    传说当时的邯郸郡范家屯有位叫范喜良的小伙子和孟姜女结婚后,第二天就被征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总是盼着哪天能把长城修好,丈夫回到身边,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可是,盼到了第三年的秋天,竟连个音信也没有。

    孟姜女心慌了,便连夜挑灯走线,赶做出一件锦衣,要亲自给丈夫送到边关。第二天一早,孟姜女便告别了范家屯的父老乡亲,踏上北去修长城的道路。

    当她历尽险阻,终于来到长城脚下的时候,“范喜良死了!”的噩耗,一下子把她打倒在地,等她醒来,便是令人肝肠寸断的痛哭。

    后来,哭声听不见了,人也看不见了,据说孟姜女哭着投了东海,这便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修长城在当时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对阻挡匈奴南侵,保护生产发展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那雄伟的气势,令人引以为豪。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多年中,做了不少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需求的大事,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他又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暴君,为了追求享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给广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灾难。

    公元前212年在咸阳宫置酒欢宴群臣。

    在宴会上丞相李斯指出,治理天下是非常复杂的,重要的是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便建议秦始皇:只要把除了秦史以外的书统统少个干净,那种以古为是,以今为非的思想言论也就可以消灭。

    这种企图用行政手段解决思想问题的作法本来是愚蠢的,可是精明强干的秦始皇却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掀起搜书运动,并规定对私藏不交者实行满门抄斩。

    结果,无数文化典籍燃成了一场熊熊大火,漫天的烟雾笼罩着整个咸阳,一连几十天不散,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

    焚书之后,儒生们更加不满现实。以挖空秦朝财力为最终目的卢生和侯生,抓住焚书一事,大肆散布言论,攻击秦始皇专任狱吏,不尊儒生,刑杀为威,残暴成性,以此进一步煽动儒生对秦王朝的不满情绪。

    秦始皇听到后大怒,下令追查,遂株连460名儒生,均被活埋在咸阳。这就是“坑儒”,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给中国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公元前211年,东郡(如今山东与河南邻接处)空中掉下一块陨石,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秦始皇听说后暴跳如雷,立即命令御史前去查清。

    由于未查出结果,他便不分青红皂白,下令把靠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抓起来,统统砍了头,连那块陨石也被加上不吉利的罪名投进火里烧掉。

    秦始皇不仅随意残杀民众,就是对他身边的官吏也很残酷。

    有一次,秦始皇在骊宫内的山上望见丞相李斯随从众多,不大高兴,有人便悄悄告诉了李斯,李斯听到后,很为恐慌,生怕始皇帝怪罪下来,便急忙减去了随身的车马。

    秦始皇知道后,怀疑是自己身边的侍从官走漏了消息,经过反复追问,没有人招认,就把身边的侍从人员一律杀掉。

    当时,有一个叫徐福的读书人,他和齐国侯生和燕国的卢生志同道合,很有交情。由于他们对秦始皇武力征服不满,总想替自己的国家报仇雪恨。

    当徐福听到秦始皇到处求仙药的消息后,便谎说自己与仙有缘,能取到仙药,并以此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遂造大船20只,带领几千名童男童女和大批的粮食、金银财宝,远渡东海而去,杳无音信。

    而卢生则通过宦官赵高,煽动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眼看把一个盛秦的国力、财力耗费得差不多了,便又以能找到仙药为名一走了之。

    阿房,就是近的意思,因为这座宫殿离咸阳很近,故人们把它叫做阿房宫。宫前立有12个铜人,各重12万公斤,宫内用磁石做门,防备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

    这些宫殿,盖的十分宏大精美,殿宇楼阁,你衔我接,亭台楼榭,层层叠叠,回廊交错,风雨不侵,真可谓殿殿风格新,宫宫样出奇。

    然而这座规模巨大、耗资难以数计的工程没有完工,秦始皇就死去了,由他的儿子二世皇帝胡亥继续修建。

    骊山墓,又称骊山陵,亦称始皇陵,座落在骊山脚下(今临潼县东5公里处),原高115米(一说36丈),现存76米,深及三泉;周围约2.5公里,即每边600多米,陵内建有宫殿、楼阁、朝房。

    上面种植草木,象征山林,下面用水银筑成江河大海,象征八方土地;陵内穹顶用珍珠宝石筑成日月星辰,以作天象;室内点燃用鲸油制成的长明灯,视如白昼。

    此外,秦始皇为了防人盗墓,还用尽心机,让能工巧匠在陵内设计暗藏机关,只要有人一进陵墓,便被立即射死,有进无出。

    陵墓的四周,设有内城外城,内城为正方形,周长3756米,在东、西、北三面设有城门;外城为长方形,周长为6294米,东面设有城门。

    在东城门外的北侧,视成千上万的御林军塑像,一排排严肃雄伟,整齐划一,一个个身着盔甲,手执各种各样的精良武器,全副武装,威风凛凛;陶马四匹一组,后拖战车一辆,再现了秦王朝军旅的强大阵容。

    这就是1974年春天在当地挖掘出来的兵马俑。

    秦始皇把这些兵马俑埋在骊山墓附近,一是为了象征自己南征北战统一六国的不朽业绩;二是让它们在自己死后继续执行保卫任务。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从13岁继承王位时起,就开始在骊山脚下修筑他百年以后的陵墓了,到他50岁死去的时候,工程才算结束,先后修了36年。

    秦始皇死后,其棺椁全是用铜浇铸的;尸体入墓后,把后宫所有嫔妃、美人中,凡是没有生育子女的一律殉葬,工匠们也没幸免,当他们忙着封闭里面圹门的时候,外圹门就被人用土石封死了。

    据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估计,秦始皇从开发岭南、筑长城、修驰道,到建阿房宫、始皇陵,总计服役人口不下300万,而当时秦朝的全国人口大约只有两千万,男女老幼,平均7个人中就有1人服劳役。

    可见当时的徭役多么沉重,这也是秦朝末年社会动荡、民怨沸腾的根源所在。

    秦始皇在后期确实成了一个暴君,把秦朝由兴盛推向了黑暗。

    但从他的一生来看,任然是一个具有卓越才能和对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一代帝王。

    单字解释: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皇 帝 功 绩 显 著 秦 始 皇 为 何 被 后 人 称 为 暴 君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