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关公与黄忠大战,英雄相惜,魏延弑主投刘备,孙权大战张辽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南郡、荆州、襄阳后,又趁势取零陵、桂阳郡、张飞见赵云攻取桂阳郡立功,立下军令状,引军三千取武陵。武陵郡守金旋引兵欲大战张飞,被张飞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无人敢上前迎战。金旋引军回城,武陵从事巩志投刘备,在城墙上射死金旋。刘备令巩志为武陵太守。

    刘备欲取长沙,孔明言,长沙大将黄忠有万夫不当之勇,令关公取长沙。关公与黄忠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关公见黄忠战马失蹄,不想趁人之危,叫黄忠换马再战。黄忠换马,凭百步穿杨的箭术,不忍射死关公,只射关公盔缨根上。长沙太守韩玄说黄忠通敌,欲杀黄忠。魏延砍死刀手,救下黄忠,率众人杀了韩玄,投降刘备。孔明言魏延有反骨,欲杀之。刘备让孔明饶他一命,怕降者人人自危,孔明叫魏延尽忠报主,不然必杀之。

    为何说关羽与黄忠英雄相惜?

    关羽为人正真忠义,不趁人之危。关羽为人正直忠义,高傲。听孔明说,黄忠有万夫不挡之勇,心中不以为然。双方在战场上大战一百多回合,关羽对黄忠的武艺是真的佩服,关羽正面与黄忠打平手,欲从背面,用拖刀计,背砍取赢。双方再次交战,几十回合,关羽拔马便走,黄忠追来,关羽刚想用拖刀计,不料黄忠战马失前蹄,摔倒在地。关公敬重黄忠这样的对手,不想趁人之危,杀死黄忠,叫黄忠换马再战。也有可能关公爱惜黄忠武勇,想为刘备留下人才。

    黄忠为人知恩图报。韩玄令黄忠用百发百中的箭术射死关公,黄忠见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他,第二天交战时,黄忠为报昨日不杀之恩,不忍射死关羽,把弓虚拽弦响,提醒关羽小心箭矢。黄忠连续两次拉空弦,关羽以为黄忠不会射箭,放心赶来,黄忠搭箭开弓,一箭射中关公盔缨根上。关公知道对方为报昨日不杀之恩,不射杀自己,引军回营。

    孔明为何说魏延是背主之人?

    魏延脑后有反骨。孔明学识渊博,擅长奇门之术,相人之术高超,他看魏延脑后长有反骨,相学上,这种人天生反骨,对主不忠,久后必反。

    魏延两次背主。魏延在刘表帐下时,镇守襄阳,当时刘备率新野百姓欲投襄阳。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叫刘备引军入襄阳,杀襄阳叛臣。大将文聘与魏延交战,两边军士混杀,刘备不忍百姓遭罪,没有进襄阳城。这次魏延救黄忠,杀长沙太守韩玄。

    孙权屯兵合肥,与曹军交战,张辽差人来下战书,孙权大怒,双方大战,东吴大将宋谦战死,孙权引败军回营。太史慈来报,他的手下戈定与张辽的养马后槽是兄弟,太史慈令戈定与后槽黑夜举事,孙权急于为宋谦复仇,令太史慈引军五千,为外应,准备进攻曹营。张辽识破戈定阴谋,将计就计,引东吴军入城,太史慈中计,被陆逊、董袭救回营,伤重而亡。

    孙权为何被张辽打败?

    孙权轻敌,不明智。孙权接着张辽的战书,战书上的言语不好听,就动怒开战。孙权毕竟年少气盛,少年得志,成江东之主。孙权不像孙策,孙坚早亡后,孙策少年当家,忍辱负重,尝遍世态炎凉,为人成熟老道,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三千,艰辛奋战,打下江东基业。孙权被挑战书一激,就开战,已经失去理智,对敌人不够重视,犯轻敌错误。

    孙权少掌军,军事谋略不及孙策。孙策从小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熟悉军事,战斗经验丰富。孙权自小是贵公子,年纪小,从没跟在孙坚身边学习掌军本领,军事经验,作战本领不是身经百战的曹军上将张辽的对手。

    张辽英勇,富有谋略。张辽英勇,武艺高强,跟关公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曾是吕布手下的头号猛将。吕布败后,投降曹操,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张辽英勇,一生作战无数,战斗经验丰富,富有谋略。

    孙权与张辽大战,如果周瑜不是伤重养病,张辽不是周瑜的对手,孙权不会失败。

    刘琦英年早逝,鲁肃听到消息,向刘备讨回荆州,孔明据理力争,让刘备写借书,待取得西川时,荆州才还给东吴。鲁肃带着借书回东吴,周瑜说鲁肃中孔明之计,周瑜为帮鲁肃,向孙权献美人计。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

    单字解释: 关 公 与 黄 忠 大 战 英 雄 相 惜 魏 延 弑 主 投 刘 备 孙 权 大 战 张 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