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英国女王为何只“点赞”不管事?从一位不会说英语的“捡漏”君主谈起!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大家都知道,在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论职位,当然是英国女王的头衔最大,属于一个国家的元首级别。然而,这种级别,在英国的内阁会议上,英国女王几乎是不参加的,就算突破历史性的偶有参与,但也是只聆听,不发言。形象来说,在国家政务的决策上,一切基本是由英国首相牵头,女王也只有表示“同意”的权利。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为何在英国,英国的君主们只能“点赞”而不能“议政”呢?这还得从英国王室过往的一些历史事件说起!

    在英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不会说英语的君主。这位奇怪的君主,他就是18世纪初的英王乔治一世。乔治一世原本是德国人,但因为特殊时期的血亲关系被喜提王位,因此人们都觉得他这个王位是“捡漏”来的。

    乔治一世

    既然当了英国君主,而英语又作为英国的母语,那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他又该怎么参与内阁讨论和大家共商国是呢?

    这时候,出于万般无奈,只要由财政大臣罗伯特出面,负责起了国家的政治事务,代国王和大家商讨。

    在此之前,英国君主都是亲自理政并自己行使首相职责,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组织政府,而在乔治一世时期,由于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乔治一世很不愿意参加这类场合的商讨,因此将原本由国王行使的这一权力开始转交给了罗伯特·沃波尔。

    因此,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首相。

    罗伯特·沃波尔

    在罗伯特·沃波尔之后,英国君主的影响力开始衰退,首相的职务逐渐由会议中人数占多数的党派的领导人担任。

    后来,“首相”这一称谓,被专门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

    1937年,英国议会通过《国王的大臣法》,“首相”这个称号才作为成文的法律依据被正式定下来。而且首相同时兼任第一财政大臣的职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常常习惯用财政第一大臣的称号来代替对首相头衔的称呼。像罗伯特·沃波尔、乔治·格林委拉、诺斯伯爵都不大习惯人们称自己为首相。

    话说乔治一世不主动参与政务,到了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的时候,又刚好正赶上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因此,乔治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争夺欧洲霸权,他在欧洲大陆所待时间要远远多于在英国的时间。

    乔治二世

    接着,又到乔治三世,可遗憾的是,这位英国国王有点神经问题,总是癫痫发作,因此也没法主动参与政务……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代君主之后,大家已经约定成俗,于是,英国的国王逐渐失去了早先的王权,直到今天,英国国王实际能够行使而有效的权力,只有一个权力,那就是:同意权。

    玛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安妮女王

    在现实的环境中,尽管英国的国王,比如英国女王,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安妮女王等表面看起来似乎还有一些特权,比如起诉豁免权,对外宣战权,以及不缴纳税收权,但那些,在正常的国际关系中来讲,无非只是一个花瓶摆设罢了。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单字解释: 英 国 女 王 为 何 只 点 赞 不 管 事 ? 从 一 位 不 会 说 英 语 的 捡 漏 君 主 谈 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