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许世友长征时为什么走了三次草地,他当时的职务是什么

    2023.11.2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长征是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她创造了人类体力的极限。而长征中最难的恐怕就是过草地了。茫茫草泽,你不知道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一不小心就陷入污泥之中,再也爬不上来。

    许世友当然走过草地,而且还走了三次。什么?三次?不可思议吧。许世友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专门写了一章,题目就是《难忘的三次过草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两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后,大家都很高兴,都很兴奋。为了尽快北上抗日,红军决定过草地。当时的许世友是红四军军长,他在右路军中担任后卫,负责掩护主力北上。

    在许世友看来,茫茫的草地就像一片汪洋大海,还好他是后卫,前边的红军战士留下了不少脚印,可以顺着走。可是,草地的天气变幻多端,忽雨忽雪,瞬息万变。许世友后来说,他过草地走了一个星期,却仿佛经历了人间的四季。

    最艰难的还是没有吃的。啃树皮,啃皮带,那真的不是传说。在当时,如果有树皮可以啃,就能重新让人燃起活下去的希望。经过艰苦跋涉,许世友终于走出了草地。

    这是许世友第一次过草地,走了基本上一个星期。随后,许世友带着他的红四军,参加了包座战役。此战中,许世友麾下的师长王友均牺牲,许世友极度悲伤。

    好不容易走出死亡的草地了,可是张国焘却要搞分裂,跟红一方面军背道而此,要原路返回,南下,再过草地。许世友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跟着走,第二次过草地。

    有人可能要说了,一回生,二回熟。因为有了一次经验,第二次过草地,应该没那么艰难了吧。错了,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秋天了,草地的秋天冷得比较早,红军战士还都是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从九月中旬,走到九月下旬,前后基本也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走出草地的红四方面军很快面临着四川军阀的围攻,许世友更是首当其冲。很奇怪,连续多天忍饥挨饿的红军战士们,一上战场,却立刻生龙活虎,斗志昂扬,打垮了来犯的军阀。

    可是在峡口一战中,面对围追上来的薛岳大军,许世友主张重兵以待,结果张国焘否定了他的意见,只布置了一个团,这是许世友心爱的第三十五团。战斗打响后,发现敌人来了九个团。

    一对九,许世友的这个团,浴血苦战,最终伤亡了三分之二,团长政委都牺牲了。真是相当惨烈。事后,许世友痛骂张国焘瞎指挥。因为作战的失利,红四方面军南下站不住脚跟,真的是没有出路,没有活路。

    怎么办?还得北上,还得第三次过草地。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张国焘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真是拿红四方面军千万将士的性命在开玩笑。每一次过草地,都会有很多红军将士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了。

    第三次过草地,红四方面军根据前两次的经验教训,为了和敌人的骑兵部队作战,更为了筹集粮草,特组建了红军的骑兵师,全师也就3500多人,由许世友担任骑兵司令。

    说是骑兵司令,其实也就相当于师长。一路上遭遇反动土司的围追,许世友带着骑兵师大小72仗,走出草地的时候,只剩下了200多人。这都是张国焘错误领导酿成的恶果。

    所以说,许世友之所以走了三次草地,完全是张国焘的错误领导所致。

    单字解释: 许 世 友 长 征 时 为 什 么 走 了 三 次 草 地 他 当 时 的 职 务 是 什 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