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都怨韩先楚?皮定均接任福州军区司令,军区有3人军衔比他还高

    2023.07.0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73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皮定均是和老首长韩先楚互换位置。韩先楚要离开战斗和工作了十几年的福州军区,他要去的是兰州军区,兰州军区的政委冼恒汉是中将,而韩先楚是上将。司令员比政委的军衔高,韩先楚没有什么压力。

    相对来说,皮定均的压力就山大了。他要去的是福州军区,福州军区有3位首长都是开国上将,而皮定均只是开国中将,他这个中将还是毛主席特意拔高的,以皮定均的革命资历,最初定的只是少将。

    (右一李志民,右二韩先楚,右三皮定均,右四冼恒汉)

    毛主席想起皮定均在中原突围时候的特殊贡献,特批他为中将。也就是说,皮定均的中将都很勉强。如今要领导3位开国上将,而且3位还都是皮定均的老大哥,这当然让皮定均倍感压力。

    那么,福州军区有哪3位开国上将呢?他们怎么会来到福州军区任职的?这话要是说起来,都怨皮定均的前任韩先楚。是韩先楚“多管闲事”。

    先说第一位,军区政委李志民,彭德怀领导红三军团走出的杰出政工上将。在朝鲜战场当过志愿军第19兵团政委、志愿军政委,皮定均入朝作战的时候,才是志愿军的一位军长。

    李志民无论是军衔,还是级别,都在皮定均之上。从朝鲜回国后,李志民在高等军事学院当政委,1969年,李志民遭遇挫折,被下放到江西的农场劳动。

    江西归福州军区管辖。而韩先楚是福州军区司令员,李志民就请韩先楚向毛主席进言,他还想做点工作。韩先楚是个热情而又仗义的司令员,就向毛主席报告,李志民这才复出工作,到韩先楚领导的福州军区当了政委。

    第二位,军区副司令员陈再道上将,在皮定均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时候,陈再道就是武汉军区司令员,地位当然比皮定均高了。他们还都是红四方面军将领,陈再道当年当军长的时候,皮定均才是一位团长。

    (陈再道上将)

    按照军中的规矩,他见了陈再道,是要喊一声“报告首长”的。而且陈再道比皮定均大了5岁,是绝对的老大哥。陈再道怎么当了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呢?

    1969年,陈再道也被派到江西的农场劳动。韩先楚对陈再道非常照顾,把他接到福州检查身体,还向毛主席报告,说陈再道还想再为党做点工作。毛主席同意,可是让陈再道去哪里呢?

    韩先楚要了,把陈再道请到福州军区当副司令员。

    第三位,军区另一位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王建安和皮定均都是大别山将领。在红四方面军,王建安成为正军级的时候,皮定均也才是一位团级干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皮定均和王建安都战斗在华东战场,王建安是第八纵队司令员,皮定均是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王建安当上第七兵团司令员的时候,皮定均才是第八兵团的一位副军长。

    王建安进入朝鲜,接替宋时轮担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的时候,皮定均是其麾下第24军的军长。皮定均正是跟着王建安一起进入朝鲜的。在朝鲜,皮定均归王建安指挥。

    (王建安和陈再道)

    也就是说,王建安曾经是皮定均的顶头上司,如今却也要成为皮定均的副手了。这让皮定均情何以堪?那么,王建安又是如何来到福州军区当副司令员的呢?

    王建安的脾气比较大,曾经敢和陈毅拍桌子,所以他的上将军衔推迟到了1956年才拿到。建国后,王建安一直担任大军区副职,先是在沈阳军区,给邓华上将当副手。

    然后到了济南军区,给杨得志上将当副手。1969年,王建安再一次面临工作变动,他的资格太老,又只能当副手,好多大军区不愿意要,最后还是韩先楚,让他到福州军区来当副司令员。

    所以说,李志民,陈再道和王建安等3位开国上将,能来福州军区任职,那是因为韩先楚仗义,天生一副热心肠,喜欢扶危济困。韩先楚也是上将,让他领导3位上将,虽然也有一定压力,毕竟3位上将都比他的革命资历要老,可韩先楚还能镇得住。

    如今,司令员换成了年轻的皮定均,那该如何开展工作呢?好在3位上将都是高风亮节的老革命,都是干革命,服务人民,不计较职位的高低,都能在皮定均的领导下好好工作。

    1位中将,领导了3位开国上将,皮定均估计也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到1975年,陈再道和王建安都离开了福州军区,他们都进京担任了军委顾问。陈再道在1977年还出任了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员。

    而皮定均在1976年因为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单字解释: 都 怨 韩 先 楚 ? 皮 定 均 接 任 福 州 军 区 司 令 军 区 有 人 军 衔 比 他 还 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