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厨房师傅的手没洗干净,毛主席就伸出手来握手:一股暖流袭遍全身

    2022.11.14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伟人的光辉像太阳,普照万物,温暖人心。

    1958年4月,毛主席来武汉视察,一天的工作结束,晚上7点多,夜幕降临,街上的行人逐渐稀少。武汉素有名气的老通城餐馆只剩下了3桌客人。

    一辆汽车停在门口,下来一个人,看上去有点脸熟,好像在报纸上见过。当然脸熟了,他是当时的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王任重进门后,却并不往里走,而是转身请身后的客人进来。

    那位客人更加脸熟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勇敢走过去,用手扯了扯客人的衣角,怯生生地问,毛主席,您是不是从北京来的?没错,这位客人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弯下腰,笑着和孩子们一一握手,一脸的慈祥。毛主席非常平易近人,和客人们热情打招呼,然后径直走到后厨,看到师傅们正在忙着烧菜做饭。

    毛主席来到做汤包的钟生楚师傅身旁,钟生楚这个名字起得好,楚者,湖北也。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钟生楚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倒是毛主席先说话了,问道,这包子是谁做的?

    钟生楚这才反应过来,回答说,是我做的。然后毛主席又走到做三鲜豆皮的大师傅曾延龄面前,问道,那你是做什么的?曾延龄回答说,我是做豆皮的。

    到底是大师傅,见过世面,反映比较迅速,曾延龄说道,我准备专门做点好吃的豆皮,请您老人家吃。毛主席回答说,你太细心了。曾延龄说,总是愿您老人家健康。

    毛主席又走到灶台前,用手指摸了一下灶面,没有灰尘,称赞说,这个灶台很干净。毛主席又来到旁边的宿舍,一看收拾得也挺干净整齐,毛主席连声说,很好!很好!然后回过头来对随行人员说,今天就在这里吃饭吧。

    后厨的师傅们铆足了劲,拿出自己最好的饭菜,端给毛主席品尝。开始用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毛主席一边吃,一边想起什么,问道,司机同志都吃饭了没有?

    随行人回答说,吃过了,毛主席才放心继续吃饭。不一会儿,饭吃完了,毛主席看看表,起身准备离开。师傅们走上前去,想和毛主席握手。毛主席来者不拒,一一和大家道别。

    临别时,毛主席问师傅们,你们是合作者,还是公私合营?师傅们回答说,我们是国营的。毛主席强调说,国营的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快走到门口了,回头一看,还有一些师傅从后厨走出来,他又转过身再次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感谢师傅们的热情款待。

    毛主席那平易近人毫无架子的亲和力,感动了餐馆里的师傅们。一位师傅说,旧社会,有谁瞧得起我们这些做饭的师傅?今天国家领袖竟然来看我们。

    大师傅曾延龄更是感慨万千,他很后悔地说,我还没有来得及把手洗干净,毛主席就把手伸过来了,他那宽大厚实的手掌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瞬间一股暖流袭遍我的全身,整个身体都火热起来了。

    曾延龄打心眼里兴奋,他说,毛主席呀,在他老人家心里,真是不知道是怎样关心我们!后来,毛主席再次来到老通城餐馆吃饭,一进门就和师傅们打招呼,又来麻烦你们了。

    毛主席外出考察,出于安全考虑,很少在外面吃饭,老通城餐馆何其有幸,竟然两次接待毛主席。他老人家那么忙,那么多国家大事需要他去考虑,他却还惦记着餐馆的师傅们,还惦记着司机师傅是否吃饭。伟人和普通群众心连心啊。

    毛主席吃饭,还有一个细节,他已经吃好了,却发现还剩下一些,又拿起筷子将剩饭吃完,一点都不浪费。毛主席用手指了指墙上的标语“炮打保守,火烧浪费”,说道,你们不吃完,就要火烧浪费!这不就是今天提倡的“光盘行动”吗?其实毛主席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出这个号召了。

    单字解释: 厨 房 师 傅 的 手 没 洗 干 净 毛 主 席 就 伸 出 手 来 握 手 一 股 暖 流 袭 遍 全 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