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王平几乎为文盲,但打败魏延、曹爽,为蜀汉政权延寿近二十年

    2023.08.24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疾风知劲草。有一种人,平时很不起眼,大字不识几个,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大老粗。但在紧要关头,这类人却总能担得起事。而王平就是这样一个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人。陈寿就说:“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

    王平是汉化的賨人,老家在巴西宕渠,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渠县。

    按正常情况,刘备吞并益州后,巴西郡的賨民部落本该直接归顺刘备。王平本来也可以直接为刘备效力。但是,由于当时孙权派吕蒙争夺荆州,刘备被迫率部东征,准备与孙权火拼,这给了曹操拿下巴西郡的可乘之机。因而,王平也就跟随族长和族人一起归顺了曹操,并迁移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后,标榜唯才是举的曹操并未重用王平,只给了他一个代理校尉的职务。而仅凭这个职务,王平在曹操那边显然就无法发挥他的军事才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斩杀夏侯渊,汉中战局朝着对曹操不利的方向发展。

    为扭转战局,曹操亲率大军征讨汉中。王平当时也随军参加了此战。不过,曹操亲自出马也没用。他最后也被刘备击败。王平在曹军失利的情况下,投降刘备。

    王平

    关于王平为什么投降刘备,史料记载是曹军撤得匆忙,有少部分曹军撤退不及,被堵住了退路,只得无奈投降。但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王平是五斗米道的信徒。他当时未随曹操撤退,也有可能是他不想走,他想留在益州,保护宕渠老家的五斗米道信徒。

    王平投降刘备后,被封为牙门将、裨将军。

    这两个职务是中级军官,王平由此也有了一展拳脚的发挥空间。

    不过,王平毕竟是降将。而且汉军当时也还有一班名将。如魏延、吴壹、赵云等。因此直到街亭之战时,王平都只能是给别人打打副手,无法展现自己的领兵能力。

    关于街亭之战,众人皆知,就不细说了。

    此战后,诸葛亮发现了王平的才华。提拔其为参军,封亭侯。后来退回汉中,诸葛亮又提拔王平为讨寇将军,负责统领蜀汉的头号精锐无当飞军(王平也是蜀汉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少有的不降反升的将领)。

    而这两次升迁,也让王平从一个偏将,一跃成为独领一军的要职将军。

    王平

    熬了多年后,王平终于有了充分展现自己能耐的平台。他所缺的,只是一次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

    此战,魏军主帅是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较量。

    当时,诸葛亮还是使用老战术:出祁山、攻上邽。

    王平领一军攻打魏军驻守的祁山堡。诸葛亮亲率主力北上,毁掉了上邽一带的麦田,迫使魏军不得不从关中运粮,解决粮草问题。

    随后,诸葛亮率部继续前行,在上邽东面与司马懿军队迎头遇上。

    以司马懿的脾气,遇上了,当然就得开打。然而,司马懿当时却并没有直接打。而是采取凭险坚守的策略,不与诸葛亮决战。

    诸葛亮见司马懿不动,随即就回军卤城。司马懿见诸葛亮撤退,就继续尾随诸葛亮,也来到了卤城附近,与诸葛亮继续对峙。

    诸葛亮

    在对峙一段时间后,诸葛亮等不及了,便决定豪赌一把。

    他命令王平撤出对祁山堡的包围,将全部军队集中在卤城。司马懿见机,第一时间派张郃打通了卤城与祁山堡之间的联络。

    解除岐山堡的威胁后,此时的魏军已对汉军形成包围之势。

    司马懿判断时机已到,这正是一战搞死诸葛亮的大好机遇。

    于是,司马懿果断下令,让张郃攻打卤城以南的王平,自己则率众进攻卤城以北的诸葛亮主力,力图以钳形攻势,击败汉军。

    四年前,正是张郃的突击,打败马谡,迫使诸葛亮占得先手的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而此次作战,魏军的胜负手又是张郃。只要他能打败王平,切断汉军后路,诸葛亮又会重蹈第一次北伐的覆辙。

    但是,这一次没有了马谡扯后腿,王平临危不乱,扛住了张郃的进攻,并还能转头协助诸葛亮,大破另一头的司马懿。

    司马懿

    战后,汉军打扫战场,斩获首级三千,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的损失极惨。

    王平凭此一战,不仅报了街亭之仇,也用表现证明自己没有辜负诸葛亮的重托。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卤城之战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也是唯一一次。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很惨,从此“畏之如虎”,再也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战。

    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汉头号大将魏延因与长史杨仪不合,于军中作乱。王平听闻,率所部进攻魏延。

    魏延见王平杀至,正准备引兵迎战。“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这是史书对王平平定魏延叛乱的评价。

    他在蜀汉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做出了坚定的正确选择,挽救了局势,没有辜负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和厚望。

    魏延

    事后,由于魏延被杀,汉中太守一职空缺。于是,一向表现出色,军事技能很高的王平因而接替了汉中太守,以后典军、安汉将军的身份,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镇守汉中。

    景初元年(237年),吴懿病故。王平接替吴懿,继续镇守汉中,并进封为安汉侯。这表明,王平在加入蜀汉集团18年后,终于晋升为了一线将领之列。

    正始四年(243年),因蜀汉大将军蒋琬病重,移居涪县,因而驻扎在汉中的汉军主力,也一同迁移至涪县。

    蒋琬临走之前,任命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令其统领三万汉军继续镇守汉中。

    第二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军十余万魏军攻汉中。

    蒋琬前一年把汉中的汉军主力移屯至了涪县。所以,当魏军逼近汉中时,王平只能靠三万人迎战数倍于己的敌人。

    兵力如此悬殊,这仗要怎么打?

    王平

    当时,有人劝王平,说“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

    汉中的汉城位于定军山附近,乐城则位于汉中盆地东部的城固县一带。这两座军事要塞一西一东,保卫着汉中中心城市南郑的安全。

    论地形,汉、乐二城的地势并不算险要,起不到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但这两座要塞临近河流,补给便利,守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很难被敌军攻破。

    所以,众人主张退守汉、乐二城,意图并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不想搏命。只想着退守有补给保障的两座军事要塞,尽力拖住魏军。至于汉中盆地能否守住,战役最终能否打胜,那他们就不操这个心了。

    当时,王平可以随大流,退守汉、乐城,不与魏军在关隘死拼。

    但王平没这么做。他认为“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

    姜维

    后来司马昭伐蜀,姜维是这么把汉中弄丢的。

    所以,王平当时拒绝退守汉、乐二城,而是跑到前线,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决定,其实挺重要的。堪称是决定了蜀汉命运的一次关键选择。

    后来,王平根据传回来的情报,命刘敏和一个姓杜的参军率先锋部队驻守兴势山。也就是在傥骆道的南端出口拦住魏军主力。而他本人则作为后援,驻守在偏后的位置。

    为什么王平不亲自守兴势山呢?因为魏军兵多,可以分兵进攻。王平只有驻守在二线,才能临机调配预备队,阻击从其他小路包抄来的魏军。

    从这就可以看出,在防守方面,王平继承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不保守,但也不冒险。

    蜀汉这点家业,真的经不起折腾。除非对方出现巨大失误,否则稳字当先,永远没错。

    后来,魏军经傥骆道,于崇山峻岭之间跋涉一月有余,在终于快看到汉中盆地时,却发现汉军早已在此严阵以待。作为主帅的曹爽见此情形,心生畏惧,便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按兵不动。而此举,直接导致了魏军接下来的惨败。

    费祎

    就在曹爽与王平对峙时,费祎率领汉军主力抵达汉中。在搞清楚了前线局势后,费祎果断派出三支部队,绕到魏军身后,布置了三道封锁线。

    曹爽听说背后出现了汉军,立即下令撤退。

    傥骆道本就狭窄难行。现在主道又被汉军占领,魏军可谓进退不得。

    为了杀出包围,曹爽只好命令拼死力战。虽说,后来魏军杀出了一条血路,顺利逃出生天。但在攻击过程中,魏军的损失很大。

    此一役,蜀汉取得全胜。虽然最后一击是由费祎完成的,但此战首功应当是王平,若非他的正确部署,魏军很可能就会杀入汉中盆地。联想到后来的司马昭伐蜀,那样汉中盆地,乃至整个蜀汉,就非常危险了。

    后来,王平继续镇守汉中。直到四年后,也就是正始九年(248年),病死在前线。

    纵观王平一生,大放异彩的事件有两个。一是打败魏延,稳定了汉中形势;二是打败了曹爽,给蜀汉续了19年的命。

    王平

    他作为一个行伍出身粗人,认识的字估计还不超过十个。而且,还是个从曹魏阵营跳槽到蜀汉的降将。却最终能跻身于蜀汉的一线将领之列,也算是很有本事了。“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时人云:“前有王、句,后有张、廖。”有后人将他和邓芝、马忠,并称为蜀汉中后期的“平安三侯”。这三个人是诸葛亮死后,姜维上台前,蜀汉的三根军事支柱。

    单字解释: 王 平 几 乎 为 文 盲 但 打 败 魏 延 曹 爽 为 蜀 汉 政 权 延 寿 近 二 十 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