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高祖刘邦的雄才伟略:白马之盟到底有多厉害?

    2023.12.2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长剑,诛项羽而定天下,堪称是古往今来罕见的传奇人物。更让人称奇的是,他所创造的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高峰,后世中国人都以汉人自称。

    可是回顾汉朝初年创立的时候,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简直就是风雨飘摇,如果你穿越回去那个时代,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你一定会觉得这个王朝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段内,变成第二个大秦王朝。

    汉朝初年,曾经发生过外戚专权,也就是吕太后统治时期,也发生过功臣政变。还发生过诸侯王叛乱。这些事放在其他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可以致命的。

    比如北周宇文家族,三代人苦心经营,最后居然被外戚杨坚收割了果实,曹操百战艰难,可是他的曹魏帝国,一次高平陵政变,就白白拱手送人。至于司马家的西晋王朝,被一场八王之乱打得灰飞烟灭。大汉王朝能够在刚刚成立的虚弱时期,躲过了吕后之乱七国之乱这几次灭顶之灾,这不能够用运气来解释,而是在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就已经为大汉帝国,做好了渡劫的准备。

    刘邦晚年通过一系列南征北战,基本上是把异姓诸侯王,比如韩信、彭越这些人给解决掉了。但是朝廷权力大厦依然不稳定,帝国的继承者汉惠帝刘盈,没有任何的威望能够压制住,那些跟着汉高祖打天下的叔叔伯伯。也没有能力控制住母亲家的外戚势力集团。篡位是随时的事。

    刘邦应该怎么办呢?难道让外戚集团跟功臣集团互相制衡,汉惠帝刘盈坐在中间高高在上,平衡双方力量?这种方法也许能够保证一时但却不能够保证一世。因为任何的平衡早晚会有被打破的一天,到时候无论哪一方获得胜利,刘家的江山注定保不住。

    后来朝廷政变,功臣邀请代王刘恒去做皇帝,汉文帝一开始还有点犹豫,怕是功臣在钓鱼。都尉宋昌告诉他:高皇帝封王子弟,犬牙交错,此磐石之宗也,天下服其疆。汉文帝听说之后,才敢放心去长安。

    那万一藩王造反怎么办?只有功臣集团才能够对付他们,外戚是不行的。那你怎么能够保证功臣集团不跟诸侯王同流合污呢?汉高祖刘邦在临死前的几个月,曾经举行过一次非常有名的活动,斩白马为盟:

    非有功不得封侯,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不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国之所存,施及苗裔。

    这几句话有天大玄机,我们一一解读。

    若无功上不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没有立大功也不是皇帝亲自册封的,就能够封侯。天下人都可以杀你。这就奇怪了,如果不是皇帝册封的,那会是谁册封的呢?只能是外戚或者称帝的诸侯王。当时天下的盘面就这么大,诸侯王功臣外戚瓜分,封侯者就是功臣,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外戚胡乱封侯稀释功臣集团蛋糕。功臣集团还不得努力抑制外戚?

    国之所存,施及苗裔。

    这也就是说只要我大汉王朝还在,就能够保证你们家的既得利益。但是前提是你得保住我大汉王朝才行啊!绝对不能够让外戚势力改名换姓。

    非刘而姓王者,天下共击之。

    事情也真的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汉文帝就是想给自己的小舅子窦长君封个侯都难啊。在平定吕家叛乱中出力最大的淮南王刘长,齐王刘襄,由于自身实力太过强大被功臣集团踢出了候选人名单。可以说当时刘邦制定的这个制度时,就已经注定了汉文帝上位的这个结果。后来无论是济北王刘兴居">刘兴居叛乱,淮南王刘长意图叛乱,吴楚七国之乱,周勃周亚夫父子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始终坚定站在中央政府一边。

    那么外戚呢?他们在刘邦的大棋局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如果说诸侯王跟功臣集团的作用是维护刘家江山,那么外戚势力的存在,就是维护刘家皇权。这不都是一回事吗?不,完全不一样。如果没有外戚,功臣集团完全可以立一个傀儡皇帝,天下还是姓刘的。功臣集团的利益有保证,诸侯王也不会反应激烈。最多也就是发两句牢骚而已。

    他们之所以想要汉文帝做皇帝,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只不过他们选错了人看走了眼,不知道汉文帝一直都是扮猪吃老虎而已!刘邦改立太子失败后,他马上转而拥抱外戚集团,托孤于吕后,而不是找辅政大臣。

    汉高祖,果然很高。

    单字解释: 汉 高 祖 刘 邦 的 雄 才 伟 略 白 马 之 盟 到 底 有 多 厉 害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