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清朝的时候,百姓们不许穿汉服,可是在这时候穿汉服没人管!

    2022.06.21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清朝的时候,从顺治往下的皇帝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曾经有一个硬性的规定,那就是臣子百姓一干人等,必须要穿长袍马褂的“国服”,想要穿明朝的汉服衣冠,那等待的只能是被砍头的命运。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可是不管规定有多么的严厉,总是有漏洞的,在一个特定的时候,百姓们穿汉服,就绝对没有人管,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秘密,那就让小编“磨磨唧唧”地给您揭秘吧:

    小编在揭秘之前,首先说一下清朝的时候,有三类人可以穿汉服。第一类人是小孩,他们不懂事,爱穿就穿,但孩子一到成年,必须要穿清朝的长袍马褂,否则下场那一定是很悲催。

    第二类人是优伶,这类人在戏台上唱戏可以穿汉服,还招人褒贬,故此,清朝的统治者觉得,让他们穿上清朝的“国服”也是跌份。

    第三类人是死人,家里有老人去世,可是身穿汉服,这道理更是简单不复杂,因为这些老人们觉得,如果不穿汉服,就会无脸去见自己家的老祖宗,故此,清朝统治者对于上面的三类人是不管的。

    除了这三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老百姓身穿汉服,清朝的统治者也不管,这种情况就是结婚。

    华夏民族号称是礼仪之邦,结婚的过程不仅很热闹,也很繁琐。清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们举行的是满式的婚礼。婚礼都包括什么形式呢,小编简单地说一下,满式的婚礼,一般情况下是三日。第一日被称为“响棚”:内容是新郎送一坛好酒,一只肥猪到女方家里去,让女方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使用。

    第二日被称为亮轿:内容是新娘子预演坐花轿,去新郎家的过程,毕竟这种仪式,是一点都不能错的。

    第三日叫正日,就是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娶新娘,新娘乘坐花轿,被抬到夫家,从此之后,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而平民家的汉族婚礼就要简单多了,新郎接来新娘,行一个三拜九叩的礼,新人就被送入了洞房。有读者看到这里,会心生纳闷,为何官府会不管婚礼上的汉服秀,这道理简单不复杂:

    首先:满汉婚礼不同俗,这也是清朝的掌权者自我的优越感决定的。毕竟在他们的心中,三日婚礼绝对是高人一等的,不同凡响的。

    接着:结婚是人生的大事,故此,不管是规矩还是法律,都得给婚礼让路,也就是说,一对新人结婚,官府才不会去管,否则管事的官差被人打了,岂不自认倒霉。

    最后: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将传统全部消灭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这样说?以割草为例子,让一颗草消失,首先要割掉它,接着将其烧毁,烧剩下的灰烬,即使撒在空中,撒在水里,灰烬虽然暂时看不到了,但却不可以被销毁。

    清朝的汉族婚礼非常热闹,有三拜九叩,还有凤冠霞帔,更有乌纱红袍。在这一日,不仅新郎新娘可以随便穿汉服,主持和参加婚礼的傧相和宾客也可以……

    单字解释: 清 朝 的 时 候 百 姓 们 不 许 穿 汉 服 可 是 在 这 时 候 穿 汉 服 没 人 管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