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清风廉历 | 邓芝:蜀汉的外交担当

    2023.11.1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原标题:清风廉历|邓芝:蜀汉的外交担当

    邓芝,字伯苗,三国时期义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蜀国车骑将军、外交家。

    三国时期,乱世风云,有很多不一样的传奇。传奇中有两个人,他们是同乡,更是同族,同为名将,却分属不同阵营。最终,一个尽忠尽责护蜀而死;另一个,则灭了蜀汉,却因功劳太大,遭人诬陷,含冤而死。这两个人,一个叫邓芝,一个叫邓艾。今天我们说说邓芝。

    邓芝乃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出色的外交家。最初,邓芝只是一名从河南逃难到成都的普通流民,尽管他在贫苦中不断学习,有着名震一方的抱负,但始终未被赏识重用。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邓芝得到刘备赏识,被提拔为郫县县令,随后升迁广汉太守。

    公元223年,刘备于永安病逝,幼帝登基,南中叛乱。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丞相诸葛亮与诸臣讨论局势,但是始终得不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这时,邓芝站出来,提议先与东吴联合,结为唇齿关系,合力抵御曹魏。但是,蜀吴两国此时正处于关系冰点,前去吴国谈判万分凶险。

    邓芝再一次站出来,主动请缨,出使吴国。他刚到吴国,孙权就给他了个下马威: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枪、短剑,一直排到殿内,不似接见来使,更像审押囚犯。上了殿阶,又见鼎内热油沸腾。邓芝懂得孙权用意,并无惧色,昂然前行,殿中拒不跪拜。

    邓芝对孙权说:“臣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只是为了蜀汉。”孙权说:“我原本诚心想与蜀汉和亲,但恐怕蜀主年幼,国小而大势困顿,如果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不敢轻易与你们结盟。”邓芝答道:“吴、蜀两国结盟,则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杰出的人才。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成为唇齿之邦,进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常理。”

    邓芝接着说道:“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太子前往为质子,若不遵从命令,正好有了讨伐的理由。那时,我国必定会顺江而下,进占地盘,谋取利益,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孙权沉思良久说:“你所言甚是啊!”便与魏断绝关系,与蜀汉和好结盟。

    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能让吴蜀两国联盟的人,只有邓芝。”

    邓芝为儒士,同时善武,一直秉承静以修身,勤以养德,公私分明。公元243年,邓芝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领军队平定涪陵叛乱。在这期间,邓芝过家门而不入。

    邓芝性格正直、简单,在官场上不给任何人送钱送物拉拢关系。他为将二十多年,赏罚明断,体恤士卒。自己的衣食所需全靠公家供给,从未经营过私产,妻儿甚至还有忍饥挨饿之时,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财物。

    ◆邓芝性情刚直,不摆排场,很少主动和士人来往,因此在官场上甚显孤单,但他一点也不在意,特立独行,尽职尽责于蜀汉。

    来源:啄木鸟

    单字解释: 清 风 廉 历 邓 芝 蜀 汉 的 外 交 担 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