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末三国灾难频发,人口锐减,给时人带来什么样的记忆?

    2023.10.06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通过汉桓帝永寿三年与晋武帝太康元年的人口调查来看,可知汉末三国的人口锐减。百年间,少了将近八成的人口数,而只剩约两成左右的在籍资料。而令人好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大量的死亡,究竟带给时人什么样的记忆?

    回顾史书,可发现汉末三国时人或以"丧乱"指称当时的情况。"丧乱"一词,语出《诗经》的〈大雅·云汉〉;该诗用"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描述旱灾的惨况,可见丧乱与天灾有着密切的关连,此后才逐渐引申来形容局势动荡。

    一、汉末三国的丧乱究竟从何开始

    若参考曹操于建安八年(203)所发布的〈修学令〉所言:"丧乱已来,十有五年",便可推知曹操视中平六年(189)为丧乱之始。回顾中平六年,不仅外有黄巾一众于各地蠢动,在内则有灵帝驾崩、何进败亡、尽诛宦官、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等事件,政局可说是相当不稳,而当时的情景或许正如〈刘镇南碑〉所述:"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贼臣专政,豪雄虎争;县邑闾里,奸仇烟发;州县残破,天下土崩,四海大坏。

    而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刘镇南碑〉又说了这样几句话:"于时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没害。人民死丧,百遗二三。可见时人确实认为汉末三国的丧乱,除了政局的问题,亦有天灾的因素。简言之,汉末三国──在自然方面,正逐渐趋入寒冷期,不仅气温普遍降低,更引起各式的连环灾变;在人文方面,由于政局腐败,上则争权夺利、画地割据,下则相食抢夺、民变频传。

    二、丧乱引发的问题和后果

    自然与人文的关连乃是环环相扣,互相引发。每当天灾降临,人们必有所应对。应对得当,固然能减少天灾的威胁;应对不当,便可能加深天灾的影响。相对的,当时的各种人事或因天灾所引爆、或因天灾而越演越烈。因此,可能进而导致当时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例如盗墓盛行;此外,亦有不少失学的情形:"丧乱以来,六籍墯废"、"丧乱历纪,学业衰废",进而导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而长期的动乱,或许也让当时社会蕴含了残杀复仇的风气。

    我们尚可从其他方面推敲当时丧乱的情况,或可先以孔融的言论为例。

    相传,孔融曾说过两段惊世骇俗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这般言论即使放到今天也显得颇违常情,那就更不论标举儒家、孝道的汉末三国了。是以曹操便将之视为孔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理"的证据,进而将他处死。

    针对孔融这两段话,以往或认为是曹操一方为了定罪而捏造,或认为是孔融为了抨击当时僵化的儒学而发出的悖论,解读多从政局方面着手,但我们或许也可以针对汉末三国当时丧乱的背景去做些思考。

    例如,在当时充满战乱及烧杀掳掠的环境下,可能有不少妇女为求生存或遭受逼迫而遭强暴蹂躏,因而或许有不少孩童的出生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父母亲子之间并无甚恩义,仅是情欲与生理的产物。此后,顺着父母无亲的思路去解释"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既然父母亲子无甚恩义,父不父、子不子,那么饥荒之时,又何必将父亲摆在救助的第一顺位呢?

    然而,承前所述,饥荒实是受到汉末三国气候变迁所引发的连环祸害之一。当时有着不少饥荒,且有人相食的场景,而成为汉末三国丧乱印象中的一环。因此,若我们理性思考,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粮食或许更应该保留给存活率较高的人。

    那么,所谓"若父不肖",究竟父亲有何"不肖"呢?

    或许是父亲年迈而不再年轻?或许是父亲未来对家国的贡献不如以往?既然如此,何不选择"赡活余人"?比起单就情感面或伦理面的救助亲人,利用有限粮食救助更有生命力、更有未来贡献的他人或许会是经过理性考虑后的选择。所以说,孔融对于饥荒时的粮食分配之思考,亦刻划出当时的丧乱及时人的难题。

    盖汉末三国当时天灾与人事彼此环环相扣、互相引发,进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终而造成大量的死亡。是以史书留下这样的纪录:"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民人失所"、"吏民流散飢穷,户口损耗"。

    说明当时的迁移流离、以至于死亡,使得人口于百余年间大幅锐减。可以想象的是,当时极高的死亡率以及锐减的人口数即意味着可用的人才相对减少。而纵有杰出异能者,不论身分地位,也不一定能逃离死亡的威胁,是以戏志才、曹冲、王弼……等人亦皆早卒。是以刘廙便指出当时确实有着人才稀少的情形:况乱弊之后,百姓凋尽,士之存者,盖亦无几。股肱大职,及州郡督司,边方重任,虽备其官,亦未得人也。此非选者之不用意,盖才匮使之然耳。

    此外,透过《三国志·庞统传》亦能看出这般情况。据说庞统亦善于品评人物,但时人却认为庞统的品评似乎有些言过其实,而庞统的理由即是:"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换言之,在因大量死亡而导致可选用的人才相对较少的时局里,希求人才必须"德才双全"或许是种奢求,因而选才的策略势必得有所调整。是故,庞统便于人物品评时给予略高的评价,认为即使"拔十失五",亦尚能得其半;曹操则提出"唯才是举"增加选才的弹性,进而成功选用不少人才。

    据此,我们还可以回过头看看陈矫的往事。据说陈矫本姓刘,虽出嗣舅氏而改姓陈,但他仍娶了刘姓的妻子,也因此屡屡遭人非议。而曹操基于陈矫有着不错的才干,便想帮他排去非议,于是便下令:"丧乱以来,风教彫薄,谤议之言,难用褒贬。自建安五年已前,一切勿论。其以断前诽议者,以其罪罪之。

    综言之,汉末三国时人对于当时有着"丧乱"的印象,而丧乱的引爆则与当时天灾、人事的交互引发脱离不了关系。丧乱不仅带来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进而造成大量的死亡,使得百年来人口大幅锐减,而人们更透过诗歌描绘出这般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丧乱悠悠过纪,白骨从横万里"。

    参考文献:

    《三国志集解》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

    《孝道与情欲──论孔融的儒教观》

    《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单字解释: 汉 末 三 国 灾 难 频 发 人 口 锐 减 给 时 人 带 来 什 么 样 的 记 忆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