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丁公季布同母不同命,一个救刘邦遭他杀害,一个与他作对却得重用

    2022.12.1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秦末以及汉朝初期,在社会上有着这样一股势力——游侠。没错,就是那种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仁义之士。

    出名之后,无论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能力还是在民间所拥有的力量,也使其成为各方势力所拉拢争取的人才。

    季布当时便在项羽手下任职,并且多次将刘邦逼入险境。然而,面对这样一个仇人,刘邦并未选择杀害泄愤,反而是对其加官进爵。

    相比之下,对刘邦曾经有恩的丁公的下场可就显得凄惨许多。

    季布本身出众的能力是首要因素

    事实上,最初刘邦对季布采取的是较为强硬的灭杀态度。才刚一平定天下,刘邦就曾许下重金来悬赏季布的性命,“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将其弄得东躲西藏,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稳定的安身之所。

    从正常的眼光来看,刘邦这件事儿干的确实没有任何毛病。毕竟是人都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他这样的九五至尊,在这种有能力的情况下自然要对曾经的致命仇人——季布,展开最为猛烈的报复。

    这要是其他人,杀了也就杀了,问题不大,但关键这是季布。首先,季布年少时就已经在民间颇有名望,“为气任侠,有名於楚”,担的上是真正的侠义之士。

    而这种侠义之士在老百姓当中又最受推崇和敬仰,甚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一旦贸然将他杀害,无疑将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和波动,不利于汉朝的统治。

    尤其是汉朝初期内部各诸侯王仍然伺机而动、外部匈奴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和平稳定才是刘邦最想要的局面。

    另外,季布作为楚军将领,在讨伐刘邦时尽心尽力,反倒是其忠诚品格的体现。

    这证明一旦季布决定效忠某一方,就绝不会轻易临阵背叛,这对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主帅都希望臣子拥有的品格同时,刘邦在行军打仗上并非酒囊饭袋,尚且还能几次被其逼到绝境,足以证明季布在军事指挥上的才能。

    在汉朝初年那样民生凋敝、战乱频发的社会格局当中,如果可以将季布招揽过来,无疑是可以稳固并增强汉朝实力的。所以说,实力决定一切是没错的。

    彰显刘氏皇族广阔胸襟的必要之举

    在楚汉相争结束之后,虽然项羽已经死去,但原来隶属于楚军的将领及士兵仍然数量众多。

    将他们全部杀害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放任不管吧又不行,不然指不定他们就在哪一天集合起来造反了。

    因此,使他们从心底里对刘氏政权产生依附和归属感就是重中之重。产生归属感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别再担心自己要随时掉脑袋。

    季布原本是楚军的重要将领,又与刘邦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如果他都能被谅解乃至重用,其他人还担心个啥?

    此外,刘邦作为一国之君、天下共主,如果死盯着一件事不放就是要报仇,那难免显得气度有些狭小。

    更何况,当时的季布隶属于楚军阵营,就算对刘邦再攻打讨伐也充其量只能算个尽忠职守,其实真不能算季布的错。

    要是种种证据都表明季布这人确实不太行、是个祸害,那还能堂而皇之的对其进行追杀。

    因此,如果刘邦能够做到放季布一马,无疑是他广阔胸襟与极大气度的最好证明,这不仅可以在当时令他人折服,以后在历史上也可以留下好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季布的转危为安也离不开两个贵人——朱家和夏侯婴。

    朱家在季布最困难的时候冒着被杀头风险收留了他,“买而置之田”,并且在之后与夏侯婴的会面之中将杀害季布这事儿分析的明明白白,总的来说就是个有害无益。

    夏侯婴也慧眼识珠,知道季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在回到长安后全力劝解刘邦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刘邦也并非一意孤行之人,很快便下令赦免了季布,并将其任命为郎中,让他进入了汉朝的政治核心当中。

    果不其然,季布在刘邦死后依旧在汉朝政坛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便是阻止了吕后出兵。

    当时匈奴首领写信羞辱吕后,众位大臣为了讨得吕后欢心而相继附和选择出兵匈奴。

    但刘邦的前车之鉴让季布深切明白,此时的汉朝根本无力同匈奴抗衡。

    因此,季布义正言辞地发声,“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避免了一场几乎必败的战争。此后直到文帝即位,季布仍然服侍在朝,活得也实在久。

    丁公的多心之举导致了自己的被杀

    说起来,丁公确实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刘邦在彭城之战大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而丁公运气好,刚好在彭城西边撞到他了。

    按理说两军各自为主,不说拼个全军覆没,刀光剑影也是最基本的吧。

    而且如果能够杀死乃至活捉刘邦,岂不又是大功一件?可丁公这人倒好,刘邦稍微求饶一句就主动把他放了,“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虽然这种行为相当令人费解,但其实也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丁公不想放弃在项羽这里的多年经营,但又认为刘邦好像也有获得最终胜利的机会,因此想要给予刘邦一个恩情,在日后借此晋升荣华富贵之辈。

    而这一切行为的基础,就是丁公当时并不认为自己可以稳杀刘邦。

    当丁公来主动拜见刘邦时,刘邦直接把他拖到军营当中,说他为人臣子却不尽心尽力、是导致项羽失败的罪魁祸首,然后砍头示众,警告其他人莫要效仿。

    有趣的是,丁公和季布还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不得不令人唏嘘感慨。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之下,忠一直被君王看做最重要的品质。

    因为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人性格及品质的有力标准,同时还能够帮助君王维护自身统治,而季布和丁公这两人就成了完全相反的例子。

    丁公看似左右逢源、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但却丧失了刘邦最看重的品质,被杀就成了可预料之事。

    反观季布,不但能力高超、声名在外,在本职工作上干的还兢兢业业,实在不免让刘邦转变观念、对其重用。

    单字解释: 丁 公 季 布 同 母 不 同 命 一 个 救 刘 邦 遭 他 杀 害 一 个 与 他 作 对 却 得 重 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