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59年,毛主席至少3次提到“举案齐眉”的主人公,这是为什么

    2022.09.0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59年的3月到6月,毛主席至少三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了“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梁鸿,毛主席为什么会多次提到他,这背后到底有何内情呢?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曾做过很小的官,后来客死异乡,在古代,父亲是一个家里的顶梁柱,如果父亲早死而孩子还没长大成人,即使这个家庭有一定积累,这个家庭往后的日子一般也不会太好过,更何况梁鸿家里本就不富裕。

    所以梁鸿早期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的,不过梁鸿并没有被生活的贫苦所压趴下,反而坚强地成长了起来。后来曾以养猪为生,但是有一次因为意外他造成了失火,结果导致邻居的家都被烧了,当时梁鸿一无所有只好把自己养的猪赔给了人家。

    因为梁鸿品格高贵,又读过书谈吐不凡,所以当时的四邻八舍,虽然看他一穷二白,但是还是经常有人向他提亲,而梁鸿虽然自身的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心气却很高,几次相亲都没能最终成功。

    后来当地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家中有一个长相丑陋的女子,但是家庭有一定积累,如果她自己愿意,其实并不愁嫁,但是她一直不愿意接受媒婆给她找的对象,后来他家里人问她原因,她就说自己希望找个像梁鸿那样有品的男人。

    梁鸿听到她的愿望之后,就跑去相亲,结果两人就真的在一起了,因为两人相敬如宾,后来就有了举案齐眉的成语。

    不过毛主席当年屡次提到梁鸿,可不是因为他那传说般的爱情故事,而是因为另一件事。

    据《东观汉记》一书记载,梁鸿结婚前后家里都不富裕,但是他一直都坚守高贵的品格,有一次邻居做完饭后,就喊他利用余火来做饭,但是梁鸿却不愿意占别人的便宜,因而选择了拒绝。

    毛主席当年反复提到梁鸿,说的就是他这件拒绝占别人便宜的事。那么毛主席当年为什么要屡次提到这件小事呢?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接手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而且当时我国的内外还有一些动荡,所以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等到朝鲜战争在1953年结束以后,我国的内外形势才算是有了根本上得好转,政治军事稳定之后,国家就开始大力发展经济。

    1955年,在周总理和陈云等领导的精心筹谋之下,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出台,等到这个五年计划结束时(1953-1958,计划细则在实行年份之内),实际结果远远超过了预期:

    农业方面,在1957年就完成了计划的101%;

    工业方面,在1957年就超出了原计划的21%;

    ......

    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情况非常好,所以后续的部分计划和部分安排,就变得要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更放得开。

    为了完成新的目标,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其中之一,人民公社化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基层的农民集中起来,统一协调安排工作。这项运动的初衷本来是好的,而且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向也是对的。

    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

    当时部分的人民公社,实行了一个叫“一平二调”的方案,这个方案中的“一平”,是指在人民公社内部把相关物资平均分配,而“二调”则是对每个人民公社内的相关生产资料和资产进行无偿调拨

    从表面来看,当时部分地区实行的“一平二调”,似乎和“共产主义”非常贴合,但在实际上,它却有一些问题。

    首先,物资的平均分配,是按人头来平均分配的,而不是根据每个公社内的成员付出了多少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对于那些积极劳动的人来说,可能没有太积极的意义,而对于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付出没有那么多的人来说,就像是一项福利,无论从市场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性角度来看,这都谈不上科学。

    其次,物资的无偿调拨,就往往意味着,物资储备原本较多的社员,需要付出得更多,而原本没有物资储备的社员,可能会享受到“补贴”,这种行为从表面看,似乎是让公社内的人重新公平了,但实际上却会挫伤一些人的积极性,以及助长一些人的惰性。

    而且这两种方案一旦实施,各个人民公社因为基本情况不同,就会造成一些本该上交国家的资源流失,因而无论是从基层来看,还是站在国家角度看,这种方案都有一些问题。

    毛主席等领导同志,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赶紧召开了相关会议,并对部分人民公社的部分措施提出了修正。

    1959年,毛主席正式提议,应对人公社的“一平二调”等行为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核心内容主要有“各计盈亏”、“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等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的提议,毛主席就在1958年,多次提到了梁鸿的故事。

    除此之外,当时毛主席在提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引申了一下我国与老大哥的关系:“我们中国穷,但是我们不要恩赐,我们同苏联是等价交换他们的设备,我们借了他们的款,我们按期偿还......我们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要有志气!

    此外毛主席不光向党内外的同志们多次讲这个故事,他还曾多次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女。

    不管是毛主席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子女也好,还是他老人家在正式场合,把这个故事讲给党内外的同志也好,他的目的其实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要有志气,不依靠他人,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单字解释: 年 毛 主 席 至 少 次 提 到 举 案 齐 眉 的 主 人 公 这 是 为 什 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