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战斗在秦末楚汉之际的英国人

    2023.10.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淮南王英布,一位战斗在秦末楚汉之际的英国王族后裔,作为楚汉战争中汉朝三位异姓军功诸侯王之一,可谓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

    从英国王族皋陶后裔到犯法受黥刑的问题青年,从丽山刑徒到江湖大盗自称武王,从会同长沙王吴芮(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叛秦响应陈胜起义到投奔项梁受封当阳君,从跟随西楚霸王项羽北上救赵巨鹿之战战败章邯、坑杀二十余万秦军到袭破函谷关楚军入据关中,从被项羽分封为九江王衣锦还乡到投机居奇自保避战,从首鼠楚汉两端到被迫归汉又恢复自己为盗时的“武王”,从被刘邦裂土封为淮南王参与垓下会战攻灭项羽到最终被汉高帝刘邦削藩处死,英布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一位淮南王,其人生履历之丰富精彩远远超过了影视剧的剧本。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於是韩信、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行屠城父,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立武王布为淮南王。】

    英布在秦末楚汉之际名将云集的大历史背景下,俨然军中翘楚。《史记·黥布列传》言其“常冠军”;“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常为军锋”。与兵仙齐王韩信略不世出的帅才相比,英布是一位执行力超强所战披靡的战将。

    英布是被汉王刘邦阵营的秘书处干事随何忽悠反水的,刘邦的战略意图很明确,招降英布,让他带领所部兵马就地反叛,在楚军的背后插上一刀,以此牵制项羽的兵力,而此时项羽正在齐地与田荣如火如荼的酣战,这两股牵制势力,足以为刘邦以汉军为主的诸侯联军攻克楚军大本营彭城争取充足时间和战略主动权。

    遗憾的是,英布起兵攻楚。项羽派遣项声、龙且攻淮南,数月,龙且击破布军。布欲引兵走汉,恐楚王杀之,故间行与何俱归汉。英布没能带走自己的嫡系部队,只身和随何抄小道赶赴汉营。英布的淮南军团对楚背刺失利,但也算是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了项羽致命一击。从此,西楚霸王痛失麾下第一战将,同时敌方汉营却多了一位强有力的对手。

    英布抵达汉营后,汉王刘邦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成功拿捏住了英布。英布派遣使者回九江国召集旧部数千人归属汉营,刘邦又增派了军队给英布,集结到成皋。归汉后的半年时间,英布放弃了此前项羽分封的九江王称号,恢复了自己早年当江洋大盗时的“武王”。

    汉高帝四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约定与诸军共击项羽。五年,英布派军队攻入九江,占领数县。六年,英布与刘贾入九江,成功策反楚大司马周殷,英布同周殷一起率领淮南军团与汉军诸军共同击破楚军于垓下。

    司马迁的《史记·黥布列传》留下了三个历史谜题:(一)英布在被楚军龙且击破后,为什么没有直接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归汉?而是抄小道跟随何一起赶赴汉营?“恐楚王杀之”这个理由不太合乎逻辑,英布只身影单的跟随何两个人,与率领几千人的军队哪种情形更安全呢?(二)秘书处干事随何因劝降英布的功劳被提拔为护军中尉,这个护军中尉是汉军中央军的?还是淮南王英布的?如果是后者,那么随何的归宿是怎样的?英布谋反他受到牵连了吗?在淮南王英布谋反事件中,随何是跟着英布跑了?还是作为深喉站在汉中央政府立场上帮助评判?(三)在汉高帝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时,淮南军团的流矢射中刘邦,不久后便驾崩。那只射中刘邦的流矢是导致刘邦身亡的直接原因吗?吕后找来了良医,为什么刘邦只是重赏了良医却没有看病?

    单字解释: 战 斗 在 秦 末 楚 汉 之 际 的 英 国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