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顺曹操前,与袁谭在青徐之间的战争

    2022.06.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这场战争,史料没有直接提及,但从字里行间和结合地图,我们仍可以了解到战争的大概过程。

    徐州琅琊国的治所本在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老城)。

    但臧霸等泰山军势大,琅琊相萧建退守琅琊国北部,将治所改设到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西部)。

    他自保于此,因中间有泰山军相隔,也不与徐州之主吕布来往。(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泰山军让萧建丢了半个郡国,当然关系处于战争状态。

    而吕布给他写了一封信相威胁,他就派主簿回书献礼表示臣服,并献上良马五百匹。(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这说明萧建的力量有限,不能同时面临多方之敌。

    那么他和青州的袁谭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维持和睦的,更不可能占领青州北海国的部分土地。

    197年,开阳的臧霸突袭攻陷了萧建的莒城。(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随着萧建的灭亡,泰山军和袁谭面对面了,双方对原萧建的地盘进行了争夺。

    注意,初破莒城的泰山军是不可能占有北海国寸土的。

    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都督,攻略青州。

    袁谭起初的地盘,只有青州平原国黄河以西的一小片地方。

    196年(《后汉书·郑孔荀列传》),袁谭北灭在平原的公孙瓒之青州刺史田楷,东破北海相孔融,全取青州,被曹操表为青州刺史。(裴注《三国志·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后来官渡之战前,曹操让臧霸等泰山军,攻破青州袁谭的齐国、北海国。

    以及对袁谭忠心耿耿,孤守飞地的东莱太守管统。(《三国志·王修传》)

    都可以印证袁谭曾全取过青州,当然包括完整的北海国。

    另外,我们注意臧霸199年攻破的,除了齐、北海两国,还有个东安。

    东安与两国并列,当也是郡级编制。而青州无东安,在琅琊国西北部却有个东安县(今山东沂水县和沂南县之间)。

    臧霸袭取莒城后,青州刺史袁谭见一帮泰山贼哄抢萧建的地盘。

    贼抢得,正规军更抢得。

    袁谭也出兵南下,抢到了南达东安县的一大片土地,为便于管理,新设为东安郡。

    为了尽量使阅读顺畅,论据放在后面,会论证这个推论,请带着疑问往下看。

    此时,双方都还是各抢各的,还没正式开战。

    但我们再注意,东安县北边邻近的东莞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袁谭攻下东安,必将途经东莞,也就是说东莞县当时也属于袁谭的东安郡。

    双方开战的论据一,就是这东莞县。

    198年十二月,曹操消灭吕布后,因与袁绍官渡之战前的紧张关系升级,来不及处理泰山军。

    就将泰山六将各自封为所占领土的太守、国相,其中北五将所领如下:

    东莞太守尹礼,又名尹卢儿。(裴注《三国志·臧霸传》引《魏略》)

    222年十一月,随臧霸奉曹休之命攻徐陵(今镇江),水战被东吴全琮所杀。(《三国志·全琮传》)

    其所领东莞郡,不但包括东莞县,甚至还包括青州齐国临朐县部分土地。

    这就表明,因地盘问题,泰山军在归顺曹操前,就已与袁谭开战。

    而且袁谭还是吃亏的一方,泰山军不但攻占了东安郡的东莞县,甚至还占了齐国一些地方。

    但袁谭的东安县还在,此时并没被攻下,成了一块飞地,继续维持郡编制。

    接下来说论据二,即另一个战场。

    泰山军最能打的猛将是孙观,又名婴子。

    他和兄长孙康打下来的地盘最多,不仅有琅琊国的东武、莒、诸、姑幕四县。

    还有青州北海国的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七县,及青州东莱国东南端的黔陬县。

    共十二县,治所设在东武。

    这就与曹操从琅琊、北海分出设立城阳郡相符了。

    这个战场孙观兄弟的表现太亮眼了,居然攻下了袁谭在青州的八县之地。

    怎能不让曹操对泰山军刮目相看?

    既然这么能打,那就让他们和袁谭继续打下去,毫不吝惜地给他们二千石的名份,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所以他对孙观兄弟的地盘划分,动了些心思。

    长兄为父,把这十二个县全部划分到孙康的城阳郡。孙观虽有北海相的名头,但先不给实地,或者只有北海一隅。

    要想成为真正的守相,就去把袁谭的北海国打下来!

    这就是变相给了这员猛将,一个攻略方向。

    孙康也不愿意弟弟一直呆在自己地盘,会尽力帮助他实领封国。

    果然后来泰山军奉命攻打青州,孙观每战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完全不要命。曹操晋升其为青州刺史,将城阳郡划到青州。(裴注《三国志·臧霸传》引《魏书》)

    这场战争虽没明写,但我们仍可看出,泰山军的孙观兄弟攻取袁谭青州八县,尹礼夺取袁谭在琅琊的东莞县,及青州齐国南部,将袁谭的东安郡变成了一小块飞地。

    就因为曹操看到了泰山军此战耀眼的表现,才会将他们都任命为守相,把这片青、徐之间的广袤土地,委任给臧霸,让他们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还可以利用他们的“贼”名,和本来与袁谭的交战关系,肆意向袁谭发起进攻,而撇开自己的干系。

    单字解释: 臧 霸 等 泰 山 诸 将 归 顺 曹 操 前 与 袁 谭 在 青 徐 之 间 的 战 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