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难道没有野心?他真的只想匡扶汉室?你看他4个儿子名字

    2022.10.2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时期是一个动乱不堪的年代,汉室分崩离析,王朝顷刻便会覆灭,前有十常侍之乱,后有董卓乱政,东汉王朝显得一团糟。即便是后来袁绍等人联盟攻打董卓,可各路诸侯都只顾自己的私利,若上升至匡扶汉室的高度,在当时或许只有曹操、刘备等人有此心愿。曹操在前半生一心匡扶汉室,后来却看清时势,东汉王朝已经难以支撑,各路诸侯不怀好意,最终便选择自立于一方。史学家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评价极低,可从历史背景来看,若没有曹操,东汉王朝早已灭亡,曹操在乱世之中能够打下基业,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并不能上升至“忠奸”的高度。

    曹操的野心可谓是人尽皆知,从他的诗词歌赋中便能够看出其志向,他渴望在乱世之中建立一番功业。若提到刘备,世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仁义,刘备能够建立其功业,除了依靠人才优势,也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创业之初,刘备总是寄人篱下,曾投靠袁绍、曹操、刘表等人,期间也因仁义得到百姓的支持,所以他起事时,百姓无不支持。

    刘备素以仁义著称,世人皆称他为“刘皇叔”,东汉皇帝也寄希望于刘备,难道身处乱世,刘备当真是没有野心的吗?又或者说他真的只想匡扶汉室?从表面上来看,刘备称帝是无奈之举,只是迎合时势,好于曹魏抗衡,可是看到刘备的四个儿子的名字后,或许会有另外的看法。

    姓名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中国人在为子女取名字时,往往会寄托自己的期望,有的父母希望子女一生都能够健健康康,还有的父母希望子女能够大展宏图,成为名人。除此之外,也不乏有父母在子女的名字上展现自己的宏图愿望,比如刘备。

    刘备有一养子刘封,他原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当年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暂居于荆州时,刘备尚且没有子嗣,并且刘皇叔的名声颇高,于是收其为养子,也就改姓刘。后来,刘封跟随赵云征战四方,颇有战功,深得刘备的器重,只可惜后来在关羽败走荆州时出现大失误,最终被刘备赐死。

    刘禅是刘备的亲儿子,当年赵云于万军从中救回的就是他,后来又截江救回刘禅。刘禅乃是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刘备在自立为汉中王时立刘禅为太子,称帝后进为皇太子。蜀汉灭亡后,刘禅受封安乐公,“此间乐,不思蜀也”沦为后世笑柄。

    除此之外,刘备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理,另一个叫刘永。刘永先为鲁王,后又被封为甘陵王,因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封为乡侯。刘理先为梁王,后又封为安平王,去世时年仅29岁。

    将刘备的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便是“封禅永理”,(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刘备在寄居荆州之时就已经想好如何为自己的儿子们取名,从养子刘封到刘禅只是第一步,古代帝王都希望帝业能够千秋万代,刘备也是如此。“永理”则寄托了子孙后代永远统治天下的希望。

    刘备一生为汉室征战四方,无数次的死里逃生,无数次被敌人打的丢妻弃子,天下人都心知肚明,东汉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但刘备不是直接点破,与其扶起傀儡皇帝,不如自己建立王朝,为子孙后代建立其基业。身处乱世之中,有野心也是人之常情,并不能说刘备内心是阴暗的,东汉末年哪一路诸侯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曹操、孙权又何尝不是如此。

    若将刘备的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足以可见其野心,若要说刘备是否真心匡扶汉室,或许在早年间有过真心,只不过现实太过于残酷,与其匡扶汉室,辅佐昏庸之人,不如建立自己的王朝。

    单字解释: 刘 备 难 道 没 有 野 心 ? 他 真 的 只 想 匡 扶 汉 室 ? 你 看 他 个 儿 子 名 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