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没有长坂坡之败进驻江陵,三国走势有何变化?刘备结局会更差

    2022.11.1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很多忠实的拥刘派设想,如果曹操在进驻襄阳后,反应稍微迟钝,没有立即派出虎豹骑昼夜追击,而是让刘备全军平安通过长坂坡,进而顺利进驻江陵,那么刘备集团会不会在之后的孙刘联盟中占据更有利的地方,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呢?

    建安十三年,在付出七年的艰辛努力才平定河北的曹操,终于腾出手来,亲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的刘表、刘备。曹操出兵是偷偷进行的,出了宛城之后才大张旗鼓,风烛残年的刘表突然听说曹操大军已到跟前,当场被吓死了。刘表死后,荆州实力派拥立幼子刘琮继位,刘琮年幼不能掌控局面,被部下裹胁投降了曹操。

    此时驻军新野前线的刘备毫不知情,还在一心备战,当得到襄阳城内线人的通报时,曹军已近在眼前,毫无胜算的刘备立马闪人,率军南撤,新野百姓也扶老携幼跟随。刘备到达襄阳后,刘琮不敢面对刘备,只得紧闭城门,刘备无奈只得决定继续南下前往江陵。

    江陵是荆州原先的治所,刘表就牧荆州后,虽然将州治迁到了襄阳,但仍然将江陵作为后方战略基地,在江陵储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刘备显然是想利用江陵的资源与曹操作长期对峙。意外的是由于曹操喜欢屠城的名声太大、而刘备仁义的名声也太大,襄阳的百姓竟然也成群结队的越城而出,跟随刘备南下。

    刘备不知道是被名声所累,还是真的心疼百姓,竟然真的带着十几万百姓同行,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刘备看到行军速度太慢,害怕江陵被别人抢先得手,派关羽率领水军走水路先去江陵,无意之中保住了刘备的最后一点军力。

    十几天后进驻襄阳的曹操闻听刘备的动静后,大惊失色,亲率最精锐的5000虎豹骑马不停蹄的昼夜追赶,终于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虎豹骑虽然人马不多,但都是天下精锐,又凭着锐气而来,而刘备这边是残兵加百姓,哪能抵挡的住,被杀得大输物输,全军覆没,只剩几十骑部下跟随,连两个女儿都被曹军俘虏(后被曹操赐给曹纯,早早当了寡妇),幸亏赵云和张飞忠勇过人,保住了甘夫人和阿斗,才让刘备留住了最后一点骨血。

    长坡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决定了三国后期的形势走向,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曹、孙、刘三家后期的实力格局。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故事被演绎的十分精彩,赵子龙七里七出,单骑救主,张翼德踞水断桥,一声喝退百万兵,在书中刘备可以说是虽败尤荣。

    但在事实上,由于长坂坡之败,刘备在荆州七年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家当,除了关羽统率的水军之外,亏得一干二净,变成了丧家之犬,即使有江夏刘琦的加盟,后期在孙刘联盟中,也只能让孙权领头,而自己充当跟从者。更严重的是,在赤壁大胜之后,划分胜利果实时,也是由孙权主导,刘备处处受肘,先天的不足导致后期发育不良,整个战略形势处处是漏洞,纵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也无力回天。

    如果没有长坂坡之败,刘备全军进驻江陵,后期的发展会不会顺利一些,有机会全吞荆、益二州,在三国鼎立中占据一个优势位置呢?

    首先,江陵并不是刘备的,而是刘表(现在是刘琮)的。刘表治理荆州日久,统治已经十分稳固,即使刘琮刚继位,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江陵的官员和百姓应该也是服从刘琮的。刘备到达江陵后,会不会出现和襄阳一样的局面,闭门不纳?即使刘备进入江陵,能不能迅速掌握全城的指挥权也是个问题。

    即使江陵的官员和百姓十分厌恶曹操,不耻于刘琮的投降,加上刘备在荆州的名声实在太响,愿意投到刘皇叔帐下,共抗曹操,刘备也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全城资源的整合。刘备之前几乎没有到过江陵,在江陵的人脉、对江陵的了解都十分有限,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全城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就算刘备部下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能够迅速凝聚人心、整合资源,掌握全城。以曹操对刘备的重视,接下来必然会率主力包围、攻打江陵,刘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除了巩固江陵及其周边外,是绝对没有能力和实力染指其他地方的。刘备以江陵孤城对抗曹操的大军,有没有胜算呢?

    曹操南下的人马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恐怖的55万,但起码有20万,加上收编荆州的降兵,围困江陵的人马不会少于20万,而刘备本部的万余人马加上江陵守军,不会超过3万人,即使临时征集一些壮丁,也是数量有限,光凭借自身的力量,即使能够长期坚守,但是绝对无力打破曹军的围困。江陵之战的最后结局,就要取决于周边几个势力如何应对了。

    江陵周边的势力主要有益州刘璋、荆南四郡、江夏刘琦、江东孙权。西边的刘璋生性懦弱,曹操南下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拥护之意,早早的派兵送粮支援曹军,他是绝不可能站出来为刘备打抱不平的,为曹操锦上添花,贡献一点后勤力量倒是有可能。

    荆南四郡在刘表时就比较疏远,还曾经抱团对抗刘表。历史上,曹操占据江陵后,并没有派兵进入江南,只是派使者宣抚四郡,四郡就都投降了曹操。后来刘备收取四郡,还是靠武力压迫,战场上打胜了才成功的。所以,他们不仅不会向困守江陵的刘备伸出援手,很可能还会派兵加入曹军战线。

    江夏的刘琦倒是铁杆刘备派,但其掌握的江夏驻军不过万余人,且大部为水军,也没有什么良将,刘琦本人也十分平庸懦弱,不说他敢不敢孤军去救江陵,就算他舍弃江夏不要,全军出动,也只是给曹军送人头。

    最大的变数来自江东孙权,按照历史的逻辑来推演,孙权仍然会希望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但是,由于刘备坐守钱粮广厚的江陵,曹操在倾力击灭刘备之前,是不会发兵向东的,孙权受到的压力会小很多,因此抗曹的决心也很值得怀疑。纵使周喻、鲁肃等人说动了孙权,孙权能动员多少人马援刘?

    须知,关系东吴存亡的赤壁之战,孙权倾尽全力才凑出3万人马给周喻、程普,他自己统率的后备军队不超过2万人。赤壁之战能赢,关键在于双方是隔江而战,打的是东吴擅长的水战,而江陵就在长江北岸,让吴军以最多5万的兵力去解江陵之围,和20万曹军打陆战,实在太抬举江东的战将和士卒了。

    因此,如果刘备顺利进驻江陵,很可能的结局就是:刘备凭借自己响亮的名声和手下精干的团队,迅速掌握了江陵的局势,并尽可能的争取周边各县的支持,但是曹操的20万大军很快赶到,将刘备的势力压缩回江陵城。刘备凭借坚固的城防和丰厚的储备开始了漫长的坚守,同时迅速派人出使周边势力,以唇亡齿寒的理由向周边势力求援,但是益州和荆南不仅没有答应,反而积极出兵出人向曹操靠拢。

    刘琦在收到刘备的求援后,会第一时间亲率人马向江陵靠拢,但慑于曹军的强大战力,只会在战场外围游荡,最多牵扯曹军部分兵力,很可能还会被曹军骑兵突袭击败,逃回江夏。

    而江东会集结人马赶往陆口等地,做好救援的准备,但东吴上下对是否真的发兵会争论不休,孙权也难下结论,等孙权下定决心,曹军已完成对江陵的合围。孙权很可能会派周喻率领一支军队在长江之上机动,观看曹孙之战的进程再定进退;程普则会迅速击败江夏的残军,吞并江夏;孙权自己则会率领主力迅速吃掉荆南四郡,谋求利益最大化。而曹操在吃掉刘备之前,对孙权的行为可能会派大将前往阻击,但决不会调动主力,不会影响对刘备的合围。

    即使江陵的城防再坚固、储备再丰厚,也架不住长久的围困,一年之后,曹军总会攻进城去,刘备最好的结局是在亲信的护卫下,率领少数心腹逃出重围。之后,即使是再有孙刘联盟,但由于刘备毫无实力,只为沦为孙权的部下,而决不是合作方,自然也谈不上在战后瓜分胜利果实了。

    其实,刘备的长坂坡之败,虽然输掉了绝大部分的资源,但保留了基干的军队,又合并了江夏的刘琦军,军力并不弱,加上将战场直接引向了江东,将孙权顶在了抗曹的第一线,才有后来闷身发大财式的突然暴发。

    真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舍得才能得到。

    单字解释: 刘 备 没 有 长 坂 坡 之 败 进 驻 江 陵 三 国 走 势 有 何 变 化 ? 刘 备 结 局 会 更 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