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美国人怀念1979年的春节?详谈邓小平访美,刮遍美国的邓旋风

    2023.04.2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被重新洗盘,美国毫无疑问成为了遥遥领先世界各国的超级大国。彼时,远在东方的中国在经历了战火的侵袭之后,开始重新整装待发,然而无论是建立一个国家,亦或是发展一个国家,都并非易事。

    因此,在新中国最初的成立的二十年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持观望态度。

    邓小平访美

    然而,随着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开始提升,面对进步飞速的中国,美国也开始重新考虑中美之间的关系定位。

    而后,随着两国政府及其领导人互相访问,逐渐感受到两国要求通力合作的需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进入正常化。

    与此同时,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了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也亲自奔赴美国进行访问,成为了中美关系破冰后第一位正式访美的领导人。

    而邓小平来到美国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影响,美国媒体称之为刮起了一阵“邓旋风”,时至今日,很多亲身经历过邓小平访美的美国人仍然还怀念着1979年的春节。

    1979年1月2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既是中国的农历春节大年初一,也是邓小平定下去美国访问的日子。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两国领导人为了促进良好的外交关系,必定要进行互相访问的外交事宜。

    而邓小平选择在大年初一访问美国,也是希望能够借助新年的喜气给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带来一个好兆头。这一年,邓小平74岁。

    他来到美国的第一件事,则是要去奔赴一场约会,这是他八个多月前就已经答应好的,约会的地点则是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家中。

    布热津斯基曾经作为美国代表来访中国,当时便和邓小平相谈甚欢,访问结束之后,他便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时来他家中做客,而这次,邓小平访美,就将这件事放在了最前面。

    席间,布热津斯基和邓小平闲谈起国家文化的问题,布热津斯基认为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法国一样,因为历史悠久,所以都相似地认为自己国家的文化是最好的。

    邓小平想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亚洲,中国菜最好吃,在欧洲,法国菜最好吃。”话音刚落,布热津斯基就哈哈大笑起来,他被这个说话风趣却丝毫不落下风的老人给折服了。

    随后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布热津斯基问起他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邓小平毫不犹豫的地说,“当然是回锅肉!”

    作为一个地道的四川人,邓小平平生最爱就是回锅肉,而这句话被媒体公布出来之后,美国大街小巷的华人餐厅都被慕名而来吃回锅肉的挤满了,这其中,既有旅居国外因为被邓小平勾起了思乡之情而来一饱口福的华人,但更多的还是对回锅肉充满好奇的美国人。

    与美国总统会晤,刮起“邓旋风”

    第二天上午十点,美国白宫前已经准备好了仪仗队以供检阅,美国总统卡特陪伴着邓小平起走进白宫,湛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和美国国旗一同升起。

    作为建国后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领导人,邓小平所享受的是前所未有的待遇,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卡特还为邓小平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宴会由美国的几大主流媒体负责实况转播,与此同时,几乎整个美国都在关注着这位来自中国其貌不扬的领导人,并且深深为他的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所折服。

    在宴会上,有美国著名的歌星为其献唱,邓小平也为此奉上了最真诚的掌声。而对于涌上前来的媒体记者们,邓小平也不像其他领导人一样,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面孔。他所回答的每一个问题,既在保证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又充分给予了记者尊重。

    比如,有记者采访,问到在此前和总统卡特的会晤中,二人都聊了一些什么。而邓小平并没有像众人以为的那样,只用一句冷冰冰的“无可奉告”就将他打发,他语气平和,笑着说:“我们聊了很多,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什么都聊了一个遍。”

    尽管这是一句客套的通用话术,但是经由邓小平的口说出,就平添了一份让人亲近的好感。而在后来一个由很多美国儿童演唱中国歌曲的节目中,邓小平也被这次美国政府的真诚打动,他与夫人纷纷抱起了参与演唱的孩子们,并且还亲了亲他们的面颊。

    这种由内而外对孩子的喜爱,让无论是活动现场的美国人,还是无数通过实况转播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禁被邓小平所感动。

    其中有一位曾经对中美建交持反对态度的议员在看到这一幕时,也情不自禁地感叹,有邓小平这样的领导人,对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因为邓小平访美期间种种深入人心,平易近人的言行,使得关于他的一切很快在美国风靡起来,有媒体戏称,这也算是一场“邓旋风”。

    邓小平

    访问休斯敦,戴上牛仔帽

    1979年2月2日,邓小平乘坐飞机飞往休斯敦,落地之后在休斯敦郊外一个马场观看马术表演,在表演开始前,有两位马场的工作人员给他递上了一顶马场上十分常见的牛仔帽,邓小平很高兴地将其戴在头上,并且一直到马术表演结束,都没有摘下。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顶当时仅仅价值3美元的牛仔帽,在邓小平离开之后被炒热到30美元,足足翻了将近十倍,由此也不难看出邓小平在美国访问期间,伸受美国人民的喜爱。并且,在观看马术表演时,邓小平全程都聚精会神,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

    而这一幕在周围的美国人眼中,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毕竟,在他们看来,中国和美国风俗习惯都不一样,邓小平能够全程将注意力放在表演上,而且始终表现出颇有兴趣的状态,这一下就拉进了他和其他美国人民的距离。

    除此之外,邓小平在访问休斯敦期间,还认识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哈默,并且与他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哈默向邓小平表示了自己想要和中国合作的美好意愿,而这也得到了邓小平的热烈欢迎。

    哈默也提到,自己曾经很早就想要去中国看一看,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乘坐商务飞机,而当时的中国又不允许私人飞机进入国内,所以他的计划才一再被搁置。

    听完哈默的话之后,邓小平当即为他作下了许诺,只要他想要去中国看一看,中国政府一定会尽力为他创造出一个最好的条件。

    也正因为在休斯敦的这场会面,使得回国之后的邓小平依然和哈默保持着书信往来,并且之后也促进了多个由哈默投资的中国商业活动,而这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除此之外,在美国访问期间,邓小平还走访了一些美国普通民众的家中,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并且进行时,也向他们表示了邀约,希望在未来如果有机会,他们也能去往中国,看一看中国的好山好水。

    毫无疑问,邓小平的这次美国访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无论是对中美关系的改善还是两国外交关系的改良,都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有美国媒体透露,在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美国电视台播报新闻的时间几乎全部换成了邓小平时间,并且观看人数远超以往,甚至包括他在美国的种种言行举止,都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刮起一阵潮流。

    就算是在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里,都能看见超过半秋的人手拿着以邓小平作为封面的时代周刊杂志,这在美国媒体看来,无疑是一场轰动,并且他们也承认,这场访问的效果是空前的,并且是能够载入史册的一场访问。

    那一年,远在东方的中国正在热闹地庆祝新春佳节,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刮起了一阵“邓旋风”。而这也正好回答了为什么在时隔多年后,仍然有很多美国人,依然会经常怀念1979年的中国春节。

    因为在那一年,有一个来自中国的领导人,他给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带来了一阵空前的欢乐,并且也让所有美国人好奇,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访问结束之后,卡特在他的日记里对邓小平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这样写道:“邓给我留下了好印象。他身材矮小,性格坚强,有才智,坦率、勇敢、气宇不凡、自信、友好。同他谈判是一种乐趣。”毫无疑问,邓小平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几乎征服了所有人。

    单字解释: 美 国 人 怀 念 年 的 春 节 ? 详 谈 邓 小 平 访 美 刮 遍 美 国 的 邓 旋 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