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张飞平生有三错:错喝一次酒 错打一次人 错说一建议导致刘备之死

    2024.02.1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张飞平生有三错:错喝一次酒错打一次人错说一建议导致刘备之死(说历史的女人——第258期)

    今天我们继续说三国中的那些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猛将军张飞。张飞的形象一直被演义塑造所固化,因此他留给人们的形象似乎就是长得五大三粗、行为粗鲁、好饮酒的壮汉,但是正史记载,却非也!张飞面皮白净,善书法、绘画,后有张飞书法传世。此外,张飞还喜欢结交文士,尊崇读书人。今天我们着重来谈谈张飞平生有的三错,即错喝一次酒,错打一次人,最后是错说一个建议直接导致刘备之死。可以说,张飞所犯这三错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细思其实发现也直接影响了刘备的命运。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张飞这三错到底有多致命。

    张飞第一错:错喝一次酒。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这个陶谦病死后做的一个决定对于当时的历史,尤其对于刘备的命运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转机。在此之前,刘备从起兵讨伐黄巾军开始,虽有胜仗,也得到过朝廷的封赏,但是官职卑微、低下,基本没什么大的前途。而在靠实力和地盘来衡量一个人的地位的时代,刘备之前几乎是一文不名。但是陶谦之死改变了刘备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陶谦临死前没有把徐州牧这个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贤给了刘备。这样刘备的身份是一跃而上,要知道在汉代时,一州之牧的权力是非常大的,相当于今天的一省之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全权负责一州之军政。三国时期比较牛的州牧,比如刘表是荆州牧,袁绍是冀州牧,等等。

    但是刘备在徐州牧这个位置没有干太久,原因还跟他的兄弟张飞有关。在刘备接任陶谦的徐州牧2年后,即公元196年。挨着徐州的淮南地区的老大袁术也看中了徐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是南方进入中原的门户,也是中原进入南方的门户,得之,控制南北要塞,进退自如,是成就大业的要地。袁术派遣纪灵统兵去攻打徐州,意图夺取徐州之地。那刘备自然不愿意,做一方老大,保一方平安,这是刘备一贯的口号,当然最关键这也是刘备的根基之地,而且是刘备目前所得最好的根基之地,况且刘备也不是俗人,他也有枭雄之志,人家也想靠着这块宝地争霸天下呢?因此,他岂能袖手让人?于是,刘备就带兵迎战。

    但是刘备此处的一个短板就暴露无遗,即人才库的贫瘠。刘备要出战,而且还是亲自统兵,他还要带走关羽,原因是关羽能够和他共商事情。但徐州后方也需要人来把守啊,毕竟小沛那里还驻扎着一只老虎,即流浪军阀吕布。原本刘备以吕布驻小沛是防御曹操的,但此刻刘备奔赴前线的情况下,这只卧榻之旁的老虎就有点让人不放心了,于是刘备就让自己的三弟张飞守徐州的治所下邳,走之前刘备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但等刘备和关羽离开之后,张飞肚子里的酒虫就开始作怪了。一开始张飞还能忍受,但张飞的酒瘾来的时候跟烟瘾一样,最终他实在是忍受不住,就召集大小将领们喝了一次。张飞也原本就是喝这一次就不喝了,可是偏偏就这一次就坏了事。

    张飞喝醉后失去理智,逼迫下邳的城门守将曹豹喝酒,而这个曹豹属于天生不喝酒那种主儿,结果曹豹被逼喝酒后,对张飞心怀怨恨,就写信给小沛的吕布,结果,他们就里应外合,在张飞大醉之际,徐州已经换了主人。当在前线作战的刘备得到这个消息后,其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张飞这次醉酒也直接导致了刘备在中原失去了争霸的机会,以后刘备将不得不远走他方,奔赴荆州。

    张飞第二错:错打一次人。公元221年的六月,张飞从阆中率兵前往江州的前夕发生了一件震惊三国的大事。张飞被自己的部将张达、范强暗杀,头颅被砍掉带往东吴。那么这件事发生的很蹊跷,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张达和范强为何暗杀张飞,《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那么作为张飞的部将,张达和范强为何暗杀张飞?

    三国演义中给出的虚构答案是,张飞让张达和范强(《三国演义》为范疆)在3天之内打造上万的白盔白甲,张达和范强认为这个时间太过紧迫,难以完成,就请求张飞宽限几天,但是张飞不但没有宽限,反而大怒,狠狠鞭打了张达和范强一顿,并且下了死命令,如果完不成就要砍了他们的头。张达和范强一看,与其完不成被砍头,不如先砍了张飞的头叛投敌国保命为上策。因此,就趁夜张飞大醉将其暗杀。

    但是正史中并未有如此解释,当然也没有提及张达和范强为何暗杀张飞。于是就引发了很多三国迷们的猜疑,有人认为张达和范强趁刘备起兵攻打东吴之际,对刘备麾下第一猛将张飞实施暗杀,绝非那么简单的事。从某种程度来看,张达和范强早已为东吴方面收买,因此借机杀张飞以毁掉刘备的军心,或者威慑刘备停止对东吴的南征。这个推测其实倒是有一定道理,只可惜史载中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线索,只能算是一种猜测而已了。但根据刘备之前对张飞的暗示来看,张达和范强能够起杀张飞之心,有很大一种可能就是张飞对这二人施行了暴力行为,比如他们犯了小错,甚至张飞喝醉了酒,暴打了他们,才惹得他们起了杀心。

    张飞第三错:错说一建议导致刘备之死。在关羽被孙权杀之后,荆州也被东吴方面夺走。此事发生后,孙权也立即派人来到蜀国进行谈判。一开始刘备盛怒之下,确实是要起兵伐吴的。刘备伐吴有两个心理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刘备得汉中,在益州方面的胜利都很顺利,刘备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完全没必要如在荆州时那样对东吴低三下四;第二个因素是孙权杀关羽,对刘备来说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要知道关羽张飞是刘备最早的追随者,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两员虎将,他们表面上是君臣,感情上却是兄弟,所以孙权杀关羽等于杀了刘备的亲兄弟,刘备岂能不为兄弟报仇?

    但是刘备这种盛怒,很快就被诸葛亮、赵云等一班大臣给劝阻住了,后来刘备经过仔细想想后,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毕竟和东吴开战,对于蜀国并没有太大利益可言,捡便宜的恐怕是坐享其成的魏国。因此刘备对伐吴的计划产生了犹豫,但是在刘备犹豫之际,张飞赶来了,痛哭流涕之后,他提说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大哥不去伐吴为二哥报仇,我张飞自己去。听起来有点胡闹,但是却是真感情,刘备说不是自己不去,而是群臣劝阻。张飞则说,他们怎知我等三人之情义?刘备又想起和张飞关羽数十年同心同德共进退之往昔,遂又下了伐吴决心。

    可是也正是因为张飞这一个建议的刺激,让刘备去伐吴,却引发兵败,导致了刘备之死。可以说,刘备伐吴的时机尚不成熟,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刘备岂能不败,又岂能不死?而张飞的建议作用只是推波助澜促成了刘备之败和刘备之死。

    结论:总看张飞一生三错对于刘备的意义,真有点“成也张飞败也张飞”的意味,张飞曾经拒水断桥救刘备,也曾经醉酒失地害刘备,垂暮之年又暴打部将害死自己,而在死前提说的一个鬼建议却又导致了刘备之死。张飞、刘备、关羽,看来真是好兄弟,不能同生,但死的时间都比较近。

    单字解释: 张 飞 平 生 有 三 错 错 喝 一 次 酒 错 打 一 次 人 错 说 一 建 议 导 致 刘 备 之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