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古代想北伐收复中原有多难?连这三人都无法成功,真的是宿命论?

    2023.03.30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提到“北伐”这个词,许多人都会瞬间觉得热血澎湃,脑海中浮现战争的场面。

    而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北伐战争,”北伐“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的政权,为统一全国而主动出击进攻北方政权的战争。

    在诸多北伐战争中,成功的案例往往会青史留名,为后人所称颂。例如元末朱元璋带领军队率军北伐,建立明朝鼎定天下。

    还有汉朝中期王莽篡汉之后,刘秀与绿林、新林两支义军为恢复汉朝政权而进行的北伐,也是以刘秀建立东汉而胜利告终。

    这些案例之所以能够让人记住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结局很成功罢了,但其实在历史上的北伐战争结局大多是以失败告终。

    例如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率领蜀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仍旧逃不过失败的结局,改变不了蜀汉被灭的命运。

    这不禁令后世人感叹,为何自南向北进行的北伐战争难度这么大?连这三人都无法成功,真的是宿命论?历史上有三次失败的北伐就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诸葛亮北伐中原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就给刘备规划了一个大致的战略方向。

    他们首先的任务就是先取得地盘,继而三分天下,下一步再谋划一统天下。当汉中之战胜利以后,刘备自封为汉中王。

    这一战是刘备在整个三国历史中唯一一次击败曹操,这让刘备的信心大振,此时也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在这时刘备本应继续整军备战,做好统一天下的准备,但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由于东吴孙权的卑鄙手段,先后杀死了关羽和张飞。

    这让刘备一时间气急败坏,想要为两位弟弟报仇向东攻打东吴。因此刘备在益州称帝建立蜀汉之后,就发布天子第一诏举全国之力攻伐东吴。

    但夷陵之战蜀军大败,蜀汉的国力也大大不如之前。白帝城托孤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就交到了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时刻以统一天下、恢复汉朝宗庙为第一要务。所以他在七擒孟获、平定南方之后就整军备战,准备北伐中原。

    诸葛亮北伐行军图

    诸葛亮率领蜀军进行了六次北伐战争。第一次北伐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大军兵临长安城下,眼看就能一举攻占中原。

    但无奈孟达反叛计策被司马懿识破,再加上马谡错失街亭,诸葛亮用人的失误就造成了首次北伐的失败。

    第二次由于蜀汉内部原因,李严陷害诸葛亮,无奈之下北伐再次失败。而第三次、第四次均是由于粮草供应不足而失败。

    第五次率领大军出祁山的时候,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在刘禅耳边多次造谣诸葛亮的不忠心,诸葛亮不得不回朝,此次北伐由于内部原因再次失败。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再次拿出当年借东风的气势,在上方谷设计烧死司马懿父子三人,可惜,上天不给诸葛亮这个机会。

    就在司马懿父子马上就要被烧死之际,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诸葛亮听闻之后气急攻心,病逝于五丈原。

    至此,诸葛亮六次北伐均已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由于朝廷内部的混乱、用人方面的失误以及粮草的供应不足。

    刘邦率军北伐匈奴

    在往前看,其实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之前困扰秦朝的匈奴人仍旧没有消停,反而是在中原地区战乱之时,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

    终于在西汉建立之后,此时的匈奴统领冒顿单于就准备趁火打劫,大肆对刚建立的汉朝发动攻击。

    最后刘邦忍无可忍,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北伐匈奴。匈奴人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引诱刘邦下令追击。

    刘邦派出去几十支侦察兵,他们回来报告的都是匈奴人不敢与汉军交战,这大大增大了刘邦作战胜利的信心。

    认为此战定能打的匈奴有来无回,于是刘邦亲率大军前往平城,这正中冒顿单于的下怀,看到刘邦大军之后,埋伏的四十万匈奴士兵也冒了出来。

    面对眼前凭空出现的匈奴大军,刘邦一时间也不知所错,就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上驻扎下来,准备迎敌。

    面对大军围山,汉军的粮草也逐渐匮乏,无奈之下刘邦只好与匈奴人谈判,用和亲、送钱等方式换刘邦率军回国。

    匈奴人深知自己无法管理好中原地区,也就答应了下来,刘邦的这次“白登之围”也宣告着这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北方恶劣的环境让汉军不适应,军队的最高统帅的错误决策也是造成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祖逖北伐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后续几位皇帝脑子或多或少都有点缺陷,就好像是司马懿把子代的智慧都用完了一样。

    司马炎影视形象

    这就导致了八王之乱,中原王朝再次陷入混乱之中,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趁机南下烧杀抢掠,开启了可怕的“五胡乱华”。

    司马睿逃亡到南方之后建立了东晋,但是跟随他向南方逃亡的臣子百姓都渴望回到故土,但司马睿只想偏安一隅。

    但迫于民众对于北伐呼声越来越高,只能将北伐重任交到祖逖手中,但其实司马锐之是明面上支持,但并无其他资助。

    他只给了祖逖“奋威将军”一职,但是这只是一个空衔,没有给他士兵与战略物资,军饷上也没有给予祖逖足够的支持。

    但祖逖没有被这些困难所阻挡,而是招募了士兵前往北伐,不得不说,祖逖的军事才能还是很高的。

    在这种劣势之下,祖逖越战越勇,四年的时间内率领他招募的士兵收复了大部分故土,照此趋势光复有望。

    但朝廷中却有人对祖逖所做出的功绩眼红,就派人监视祖逖,不久祖逖郁郁而终,他的军队也随之被朝廷编入其他军队。

    至此,祖逖率领军队进行的北伐也正式宣告失败,这并不是这位优秀统帅的责任,而是当时的背景不允许他再战斗。

    结语

    综上所述,这三次北伐战争失败的经典案例,失败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有朝廷内部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几次自南向北的战争,北方极端恶劣的天气也是南方士兵无法跨过去的一道坎,这些都是北伐失败重要的原因。宿命论的说法纯属玩笑,战争失败的多种原因,岂是“宿命论”三个字可以轻易决定的?

    单字解释: 古 代 想 北 伐 收 复 中 原 有 多 难 ? 连 这 三 人 都 无 法 成 功 真 的 是 宿 命 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