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百万产销量之后,广汽丰田能否打破合资车企的必败魔咒

    2023.06.0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中国汽车市场似乎有一个可怕的魔咒:车企一旦销量规模超过100万辆,总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甚至从神坛跌落,从此一蹶不振。

    就在富有转折点的2022年,又一家产销量突破100万辆的车企诞生了,它就是中国汽车行业长期的优等生——广汽丰田。

    两年内新增两座工厂、30万辆产能,实现百万辆产销量的同时,完成轿车、SUV和MPV的完整车型系列,并打造了凯美瑞、汉兰达和赛那三大高端车系,这就是广汽丰田的优秀模样。

    只是,在销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广汽丰田终端价格的崩塌,一辆凯美瑞竟然都有2万元的优惠,有网友戏称广汽丰田打败了丰田的保值神话。

    2022年的中国车市,部分车企无车可买或者无车可造,更多的车企是有车无人买,真是冰水火三重天的平行世界。

    作为主流合资车企,广汽丰田将疫情对生产制造以及零部件供应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在推出各项价格优惠政策之后,销量也能稳步增长,这简直就是商学院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

    没人知道广汽丰田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才迎来了百万辆规模的冲线时刻.在感动自己的时刻之后,2023年将是广汽丰田迎接挑战的最为关键、甚至艰难的一年。

    2023年是广汽丰田百万辆规模之后的第一年,但维持这100万辆的规模,甚至还要实现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从广汽丰田内外环境细细来看。

    1.没有重磅新车型的2023年

    广汽丰田此前每一年增长都伴随着重磅新车型的发布,近两年更是一口气发布了全新汉兰达、赛那、威飒和锋兰达等等车型。

    然而,2023年这个百万规模承上启下的一年,却没有出现新面孔。

    广汽丰田宣布将在2023年发布和升级12款“智能电混双擎”车型,主要是升级第五代混动系统和智能座舱,比如在广州车展首次亮相的凌尚混动和锋兰达混动。

    只是,除了一款由丰田和广汽合作开发的bZ纯电动车型之外,换代车型和全新车型都缺席了2023年,这是断层的一年。

    中高级轿车的新王者——凯美瑞处于生命末期,汉兰达和赛那的新车效应消退,bZ4X无人问津,雷凌的售价已经降无可降,甚至还将在混动车型首次采用比亚迪的三元锂电池,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样的风言风语。

    没有新车型的广汽丰田,要怎么维持销量的持续增长?

    2.丰田力推智能化,可以有但不是必要

    我们一直说合资车企在智能化领域落后于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广汽丰田终于要在这个领域发力,它也将成为首家大规模普及智能系统的合资车企。

    在这之前,广汽丰田在雷凌这一款经济型轿车,全系(除入门级一款车型外)搭载了行业鼓吹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市场上却似乎没什么存在感。

    这一套系统囊括了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提醒、车道保持、碰撞预警和紧急制动等等主流的驾驶辅助功能,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智驾需求。

    广汽丰田谈智能,或许是一个需要从头开始,慢慢道来的故事。

    丰田要在2023年推出12款年度车型,升级覆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互联等智能配置,它们或许可以领先传统车市,但对于这个市场的用户来说,可以有但必要性不强。

    比如,雷凌的用户群更关注高性价比,与其新增各种非必要的功能,还不如在售价和售后服务上推出更加实惠的措施,包括延长质保年限,甚至发动机的终身质保等等。

    又比如,凯美瑞和汉兰达等高端车系的用户群,他们却需要更多,比如更高级质感和智能化的座舱,一套插电或者纯电动系统等等。

    丰田和造车新势力的用户不是同一个群体,丰田的智能电混双擎升级也无法满足另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反而会自己忘记了自家用户的需求。

    一位EZ逸致车主可以换一台威兰达高性能版,一位雷凌车主或许想要换一台电动凯美瑞,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找其他品牌了。

    与其想着如何拉拢另一个世界的用户,还不如想办法最大限度盘活700万名基盘用户,让其成为自家的推销员,有十分之一的用户帮忙,都能带来70万条购车线索。

    3.广本和一丰等日系对手卷土重来

    广汽丰田在2022年的逆势增长,除了过得去的产品力和降价策略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守住了供应链和生产这一重要环节,让市场上有车可卖。

    作为百万辆规模的直接对手,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一汽丰田在2022年深受供应链和零部件短缺的影响,产能的掣肘限制了表现,即便是想要抢占市场,也无车可卖。

    汽车制造将从2023年开始逐步恢复常态化,当产能解除了限制,剩下的就是市场面对面的真刀真枪比拼。

    广汽本田在2022年底密集发布了换代缤智、换代皓影,以及型格e:HEV混动,它们将成为广汽本田2023年的主要市场增量。

    与此同时,全新换代雅阁也会在2023年及时赶到,助力广汽本田重回巅峰时刻,再战百万辆规模。如无意外,新一年的中高级轿车冠军宝座非它莫属。‍

    至于一汽丰田,失落百万辆产销量,却迎来了千万辆规模;格瑞维亚和皇冠品牌双车也将助力一汽丰田实现品牌向上,保不准还有全新的陆地巡洋舰会突然发布。

    在产能和价格的同一条起跑线上,广汽丰田不会是绝对的赢家,更何况广汽本田和一汽丰田的销量增长压力上要远远低于广汽丰田。

    说白了,一旦销量出现同比下跌,市场涟漪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不是广汽丰田所能抵挡得住的。

    在广汽丰田之前实现百万辆产销量规模的车企中,不管是没落的北京现代和长安福特,还是陷入迷茫的东风日产,百万魔咒来自产品规划脱节、产品质量拉胯和服务口碑低下等等原因,同样还有来自市场环境的变化。

    题外话,广汽丰田原销售负责人——黄永强已经转战广汽自主品牌的广汽传祺,新的销售领域掌舵人——彭宝林又会如何看待和应对百万辆销量之后的挑战和未知。

    对于广汽丰田而言,2023年将是面临内外双重挑战的一年。我们对广汽丰田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依旧信心满满,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是广汽丰田的第一大考验。

    广汽丰田要打破合资车企百万规模的魔咒,更重要的是不是去抢占和满足多少新用户,而是要维持好700万基盘用户的关系,这是广汽丰田最为重要的财富和武器,也是广汽丰田所不擅长的新领域。

    单字解释: 百 万 产 销 量 之 后 广 汽 丰 田 能 否 打 破 合 资 车 企 的 必 败 魔 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